第122章 122 金包子的要求

西北的官员和将领有些是投降的,未免发生动荡,严帝当时没有彻底清换,不过安插了自己的属下过去,只是他们去的时日毕竟短,不如那些在西北扎根数年的前朝官员,真被蒙蔽也是可能的

甚至严帝怀疑自己的人手也有被收买的,前朝太子遗孤的事情,还是西北的探子送来的消息,那探子是个行商,是从西北那边的一些局势分析出来的,更多的消息却打听不出来了。

而且未免暴露,那行商也不好在西北停留过久。

所以严帝要安排人去那边重新打听,李先生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前朝的官员,在今朝的时候,哪怕严帝派人去请,也被李先生拒绝了,家中的财产也被抄没,后来一直在宣王府当差,不显山不漏水的

严知理说道:“孙桥你选几个人护送李先生,到那里了自然有人去接应你们

孙桥应了下来。

严知理看着孙桥说道:“武举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陛下很看好你

孙桥正色道:“属下一定不辜负王爷的期望。”

在去西北的路上,你跟着李先生好好学一下。"严知理交代道:"“兵法一类的也多读读,还有西北的情况。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听明白了严知理话中的意思,等武举结束了,怕是孙桥就要去西北的。

孙桥恭声应了下来

严知理提醒道:“你的亲事不要急。

孙桥说道:“王爷,属下不急

严知理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看向了韩宁安:“你既然不知道自己想走哪一条路,就都试试。

韩景知道严知理是为了自己考虑,说道:“是

严知理说道:“若是真的不喜欢官场,走旁的路也可以,只是不要走上歪路

韩景保证道:“王爷放心,我不会的。”

我也觉得你不会。“严知理感叹道:“毕竟有永福看着你,你小子真走运。

韩景:“……”

虽然他也觉得自己很走运,但是宣王这样说真的好吗?

孙桥当自己不存在。

严知理说完也不再看韩景,而是和杜先生说道:"先生这几日你忙一下,好好教一教孙桥,哪怕他不懂,也先让他记下来杜先生叹了口气,用看朽木不可雕的眼神看着孙桥,忍不住说道:“我尽量吧。

不是说孙桥差,而是孙桥的对政治上的敏感度几乎没有,纯粹是靠着直觉来办事,不能说不好,就是不靠谱。严知理当做没看到,接着说道:“起码让他知道,人心险恶。”

孙桥忍不住说道:“王爷,我不傻。

韩景有些同情地看了眼孙桥,原来宣王不止嫌他傻,也嫌孙桥傻的

严知理说道:"别以为军营就没有那些勾心斗角,我怕你过去就被架空了,若不是手上没有人,我都想给你配个军师孙桥摸了摸鼻子说道:“王爷,我就算得了武状元,过去西北也没有资格配军师的。

严知理指责道:“没志气!

作者有话要说:

来成都后……每天都在吃外卖。

心里苦。

说不出

错别字等我回家改

笔记本码字不舒服,而且网络用的都是我的手机热点。

好慢。

最近可能错字有点多,对不起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