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八十年代

唐雨给矿厂的厂长提出了一条路, 让他带着矿厂的职工去挖大石块,她给提供碎石机给他们碎石, 生产出来的石子和沙子,她包圆了。

矿厂厂长激动的眼睛都放光了,矿厂的后路他早就想过了,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啊!

解决了矿厂, 唐雨目光一厉, 转身去安排拖拉机厂。

是时候该让她娘家崛起了, 要不然外面的人总是认为他们男强女弱, 总是替她担心,不是猜她老公包二奶、三奶,就是猜她什么被老公踹, 也真是够了!

女知青对娘家的感情是特别的复杂的。

一方面是女知青对于父母深深的愧疚和眷恋,另一方面则是面对姐妹们的无奈和忌讳。

是的,忌讳, 这要从女知青小的时候开始说,父母对于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永远都不会变,唐爸爸有5个女儿, 最会读书的, 唯一会读书的只有女知青一人, 另外4个闺女,不是看见书就头疼, 就是读不下去书。

理所应当的, 没生出儿子的唐爸爸和唐妈妈, 肯定也不希望别人说他们不但生不出儿子,女儿也个个没有出息,一方面是源自于父母天然的就喜欢会读书的孩子,另一方面希望会读书的孩子能有出息,考上大学光耀门楣。

从小其他的姑娘都要干活,就女知青什么活都不用干,就捧着一本书就行了,父母这样的态度虽然源自于望子成龙,但对于其他的姑娘们还说,是深深的嫉妒,嫉妒女知青被父母宠,嫉妒女知青捧着一本书就可以了,什么活都不用干,好快活。

如果不是上山下乡运动,女知青真的考上大学,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命运。

偏偏命运多舛,女知青反而因为书读的好,读的多被下放了,一水的姐妹5人,就她一个人被下放。

姐妹们在家嫁人的嫁人,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个个对象都是精挑细选门当户对,对象的家里的公公各个都是当官的,给自己的儿子们都安排了好工作,每一个姐妹们嫁的都很好,只有女知青……

姐妹们都嫁了门当户对的男人,只有她婚姻失败,嫁了个乡下穷鬼,出身农村,自己也是个小工人,这让一向在姐妹中格外出色的女知青情可以堪。

从结婚去女方家,张建军就受到了鄙视和嘲讽,过年过节,都让女知青痛不欲生,根本就不想去。

一年又一年,虽然是亲姐妹,可姐妹之间的情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女知青觉得难堪,可这份难堪她怪不到姐妹们身上,因为是她自己嫁的人不好,丢了丑,她能怪谁?

难堪的最后结果,是怪张建军害了她,心里有怨,日日年年,深深怨恨,哪怕是张建军真的对她很好,不但不让她干家务还把她宠成了公主也没用,她的心已经被怨念给填满,已经感受不了生活中其他的幸福。

而现在,唐雨代替了女知青的生活,把女知青的日子过好了。

等于说在姐妹们的心目中就成了这样了,她们家的三妹(姐),就是天生命好,从小的时候脑袋瓜子聪明,不费力就能学习很好,父母疼爱,长大结婚,明明嫁了一个小工人,但那男人特有本事,硬是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富裕得让人望而不及。

这就相当于和当初女知青的感觉,反了过来。

既然大家都是姐妹,嗯,那内心里清一色的清高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