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 43 章

陈武侯的封地在南边, 河流雨水都多, 水田也多,适合水田种植的粮食作物并不多,因此哪怕糙米难吃,不种它, 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糙米可以用来养鸭养鹅养奴隶, 也就作为粗粮年年种。如今脱壳之后发现其味道比细粮还好, 完全可以划进细粮的行列。那不仅仅是从一文钱卖到五文钱,更是可以把所有水田都拿来种它。一亩地四百斗的产量比其它细粮多出一倍,如果在南方全面推广,这得多养活多少人和奴隶!

不管裴三郎是不是为了赚这倒手的钱才琢磨出来的这个法子的,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他往后在封地的收入更是得翻倍。

陈武侯感慨在暗中裴三郎真不愧它铜钱精的名声之余, 也不得不佩服这孩子的脑袋好使, 痛快地应承下来,回府就让管家带着三贯铜钱来拉走一千升糙米。

裴三郎在卖给陈武侯一千升粮食后, 立即找到镇武侯,跟他说“父亲,我出五千贯铜钱给你,你立即派人连夜去南边收糙米,有多少收多少, 一定要赶在那些贵族的前面。外面的人都知道陈武侯对我有救命之恩, 我们不跟他争利。我们除了陈武侯的封地之外, 南方所有产糙米的封地, 我们都收。一文收,拉到京城五文卖,你我对半分利。”

一贯铜钱是一千文,五千贯铜钱是五百万文,五万斤重,折成黄金是五百两。它能买粮食五百万升。那是什么概念呢,2500吨稻谷!一万多亩稻田的总产量!

镇武侯“……”这是要把南边的粮食全收完吗?

他算了下账,即使扣掉收粮食和路上的运输费用,那也是翻倍的利!可是有一个问题,收这么多粮食只怕卖不出去。各地侯爵们进京进贡,粮食、布帛、金子都是有最低限额的。除了各地侯爵们进贡,豪商们也会跟着侯爵进京的队伍运来大量的粮食,京里并不缺粮食,更不缺细粮。基本上在每年秋收时,粮食的产量、去处就已经定下了,即使京中有缺粮,现在都过完元宵,早从别处调粮过来了。

裴三郎说“收来了卖给天子。”

镇武侯“……”

裴三郎说“稻……糙米的产量比黍米多出整整一倍。米粒更大更饱满,更能裹覆,没理由不推广种植是不是?如果仅凭我们慢慢宣讲,别人还得再看我们种出来的效果,一些偏远的地方,只怕是十年八年后才知道糙米的好处。父亲今夜派人出去收粮,明日便进宫面见天子。天子有十万亲随披甲人,再加上贵族们,不愁分不完这四万石粮食。”

镇武侯“……”

裴三郎抬指比划“翻倍的产量。细粮。如果把南边的水田都种上,又再开垦更多的水田出来种糙米,细粮数量不说翻十倍,五倍得有吧,整个南方的粮食产量翻五倍……还全都是细粮……”

镇武侯按住狂跳的心脏,起身,喊来管家亲随,又对裴三郎说“你即刻去运铜钱来!”他当即叫上自己的亲随,把收粮的任务分派下去。这种抢时间的事,自然不能只派出三两队,他得让亲随带队,配合手底下的豪商们的商队一起出发。

裴三郎之前兑换的铜钱早投到了三家作坊里,当即赶在汇通钱庄关门前去兑了铜钱出来。

之所以不带金子走,那是因为收粮食嘛,面对的都是中下层商人地主,成车的铜钱比起金子更扎眼。堆成山的铜钱运过来收粮,视觉上就很有冲击效果,再就是这是兑金子的高峰期,钱庄里多留五百两金子挺好的。而且现在正在吸金子的储,兑换超过一百两金子,每两能有一百文赚,他兑五百两能赚五万文铜钱,相当于省下五两金子。他今天买光全京城的稻谷才花了四两多金子。收粮的队伍过去得赶车队去运粮,都是青壮,去的又是道路好走天气暖和的南方,那么大的车队拉几万金铜钱小意思。

生意归生意,裴三郎把铜钱给镇武侯拉来,当着镇武侯的长随和追随的豪商们的面,跟镇武侯定下了五五分利的契书,然后便把厨房的仆人们都叫起来,舂米熬鸡肉粥、做柴火饭、蒸米糕。

第二天,大清早,天刚泛亮,镇武侯便准备进宫见天子,刚到院门口就遇到打着呵欠等待着他的裴三郎。

裴三郎困得不行,把熬夜做出来的一堆食物给他爹,说“这些吃食是进献给天子的,我去睡了。”

镇武侯拉住裴三郎,说“三郎,我们一文钱收的粮食,五文钱卖给天子,不妥呀。”

裴三郎说“不管我们是多少钱收的,细粮价是五文,糙米价就得是五文。以后它不叫糙米,它叫稻谷,去了壳的叫大米。只有稻谷的价钱上去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开垦种植。如果价格便宜种给奴隶鸡鸭吃,没谁愿意花大力量去开更多的田种更多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