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节 法统(2)

刘彻接着颁布诏令,敕封周公之后公孙歆为褒鲁候,爵列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为周公立祠,下令在刘邦的高庙侧殿为周公立像,岁时陪祀,享受祭祀与血食。

同时刘彻还下令,准许诸子百家为其先贤立祀。

但是,所有先贤的塑像,只能被立在由朝廷出资修建的‘先贤祀’之中,而且需要得到批准。

没有批准,或者没有立在先贤祀里的,视为淫祀,有司衙门一律禁止和查办!

这下子热闹了,诸子百家,但凡还有个能吱声的,都纷纷活动了起来。

春秋战国,漫长的数百年里,在日渐激烈的诸国战争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杰贤才,此起彼伏,提出了无数解决当时中国局面的方案。

这些人中,嘴炮者有之,但行动派最多!

实践派更是数不胜数!

便是在后世被认为是腐朽落后不思进取的儒家,其实在那个时期,也是屡次自我进化和更新。

刘彻就是瞧准了现在的时机,下达了这个诏书。

因为,当此之时,经过五十多年的恢复,实际上许多学派都已经悄然复苏。

秦末的战火虽然摧毁了大量的典籍,但是,总有许多落网之鱼。

那些先人的典籍,躲在墙壁里,藏在石缝中,甚至是被它们的传人悄悄的藏在地下的某个地窖里。

靠着这些手段,它们避免了毁于战火的厄运。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珍贵的先人的智慧结晶,却并不被大众所知。

在这个连《论语》都没普及开来的时代,实际上,能够被普罗大众所知的书籍,就是那么聊聊几本,加起来不过万字而已。

在后世的历史上,小猪朝的东方朔就吹牛逼说自己读过总计三万字的‘鸿篇巨著’……被小猪惊为天人……

所以,刘彻在立祀的标准上设置了一个门槛。

想进先贤祀?

好!

简单,要嘛,朝廷主动立祀,要嘛,有人提出申请,并提交证据。

这个证据必须能证明那位先贤确实有着足够硬朗的学术成绩和影响力,能够进入先贤祀与其他先贤共享官方祭祀,天子献祭。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能证明某人的学术成绩和影响力的,除了他的著作外,别无他物。

尤其是,刘彻干了一件火上浇油的事情——他宣布了第一批入享先贤祀的名单。

在这份名单上,只有三个名字。

孙武、孙膑、司马骧且。

名单公布后,顿时一片哗然。(未 完待续 ~^~)

Ps:昨天晚上差不多1点才到家~嗯,今天休息了一下,明天开始,每天一万,先更个几天吧~虽然不太确定能坚持多久,但起码连续3天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