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裴无寂走?
在离开不空山的一路上, 姚青脑海里都盘踞着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裴无寂可不是当初谁也打不过的少年郎了,他几乎知道妖魔道的所有秘密, 对他们了如指掌,还有不俗的武功, 更不用说沈独连刀都给了他。
让他走,无异于放虎归山。
可即便是她想要问, 也问不出口,因为沈独的神情是那样如常,仿佛自己做的这件事与往常让裴无寂去某个地方办事一样, 也并没有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那等惊世骇俗之举。
众人从来都知道他与裴无寂关系不一般。
但也只是知道罢了,亲眼见,这还是头一次。
气氛顿时变得无比微妙。
沈独却半点都没有在意,他只是自己在那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仿佛什么也没想一般看着周围的山林。
直到饮马毕,众人修整好,他才起身上马。
妖魔道这头继续赶路。
沈独在中间, 姚青与崔红各驾一马在他两侧。山野中空无一人, 道中也没有人说话, 除了马蹄声惊起一些飞鸟之外, 只觉空山静寂。直到翻越了眼前的两座山岭, 才瞧见了远方的村落。
有吟诵佛经的声音从前面山道上传来。
“白毫先直指东方, 北斗南看古道场。一句西来还送去, 燃灯只在此中央……”
像是在吟诵, 又像是在哼唱。
声音有些浑浊的苍老,听不出多少禅意,只是有点市井里的自在。
沈独乍听见那一句“一句西来还送去,燃灯只在此中央”时,便猛地勒了马,向着这声音传来的山道上望去。
那是一条从高处斜下来的路。
道两侧都是荆棘,显得崎岖不平,一个背了一捆柴的小老头儿一面用棍子当拐杵着走,一面摇头晃脑地在口中念着,倒还没发现下面有人。
“道主,此人有何不妥?”
妖魔道中待了多年,姚青虽实在没看出这小老头儿有任何武功,可转头一看却觉沈独面上的神情似惊似怔,便下意识地觉得有什么不对,按住了腰间暗器皮囊。
但沈独只向自己身后众人举手一摆,竟然翻身下马来,向那小老头儿走去。
小老头儿还往前走,这一下终于看见人了。
他就住在下面村庄里,家里没柴禾了所以上山来打个柴,哪里料着竟见到下头黑压压一群人,差点就吓得趴了下去。
“老人家。”沈独当然没有要为难他的意思,只是笑了一声,对他道,“我等就是路过此处,不过方才经过时听您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念的是哪一段佛经,有何典故?”
“嗐,吓小老儿一跳,还当是发生什么事了呢。”
见不是杀人越货的,小老头儿放心了下来,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倒是笑了笑。
“看来您也是来这不空山拜佛的吧?哈哈,小老儿我刚才念的这一段叫《念佛孤颂》,听善哉法师说,是那个什么冬什么录里面的。至于典故,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了。法师先教我们读了,说要下回下山才讲呢。”
善哉……
沈独本以为自己已经离这名字远了,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形下骤然又听见,一时竟恍惚了一下。
回过神来才问:“那可否请教,全篇怎么讲?”
大约是第一次被人问起与佛经有关的事情,加上眼前这青年长得又极为好看,所以小老头儿什么都没怀疑,带了点眉开眼笑,兴致勃勃地跟他说起这一篇来。
前篇是:
白毫先直指东方,北斗南看古道场。
一句西来还送去,燃灯只在此中央。
绕殿琉璃分外光,七重穿彻四回廊。
毗卢弹指开还闭,花落竿头草满堂。
万语千言总是闲,谁能一镞破三关?
号天晒热玻璃镜,点着红炉煮雪山。
奇哉半夜叫明星,大似呼桓鬼怕名。
只为庸医医不得,凭空霹雳一声惊。
一心七日复何疑?透过三祇眨眼迟。
鸟道重关啼不住,舍身非望别峰知。
来时无口叶归根,火宅莲香不见门。
铁壁银山车撞破,牧牛笛里送黄昏。
木鱼一跃三际断,狐尾狮毛埋两岸。
归墟漩破旧慈航,过澥麻鞋看铁汉。
破镜抛球总不答,摩醯首在丈头瞎。
尘尘八万四千门,只是书夜一百八。
水鸟树林皆念佛,红桃翠竹黄梅熟。
野人忘却衣裳恩,布袋街头愁鼓腹。
劈澥鹏知灰未乾,君臣宾主滚成团。
双轮不让明珠死,常在金山顶山寒。
三圣三摩合十方,破家雨泪痛还乡。
污泥总是莲花国,甘露倾瓶掌上香。
西来白社是东林,山色溪声葬古今。
法眼攒眉休借问,观莲池和没弦琴。
“您要问小老头儿,这都是什么意思,小老头儿不很懂。不过算日子今天晚些时候,善哉法师便要来我们村中教书讲经了,您要一心向佛,要不来听听?正好就讲这一篇呢……”
小老头儿摇头晃脑地把那经文背了一遍,还好心询问沈独。
可站他面前的沈独,哪里还有什么别的心思?
只在听见那一句“鸟道重关啼不住,舍身非望别峰知”时,整个人的面色便苍白了下来;又听他念“野人忘却衣裳恩,布袋街头愁鼓腹”,则心痛如绞;及至“污泥总是莲花国,甘露倾瓶掌上香”,已觉世事弄人……
他愿渡他,不过是因为慈悲。
因为“污泥总是莲花国”罢了,可他这样一团脏污的泥淖,终成不了“甘露”,没那倾瓶的掌上之香。
沈独还记得清清楚楚,这佛偈是那一封从天机禅院送来的信里写的,那时他只知写信之人是善哉,却不知善哉便是他,于是那信竟看也没看一眼,便搁在一旁。
如今了然,已阴差阳错、时过境迁。
他一个人在原地站了很久,想事情怎么平白到了这一步,又想他若早点看见和尚的那封信是否会有点不一样的改变,可到头来终究无解。
他还是他罪与业。
那为他背佛经的小老头儿见他半天不说话,暗道纳罕,只是家中还有人等着,也不好等多久,便嘀咕了几句,又摇头晃脑地念着那佛经,背着柴禾慢慢去远了。
“法眼攒眉休借问,观莲池和没弦琴……”
过了许久,沈独才回过了神来,念了一声。
这时崔红、姚青二人已经站到了他的身后。
崔红的眉头紧紧皱着没说话。
邀请却是到底要担心他几分的,上前问道:“道主,你没事吧?”
“没事。”
沈独想,都已经过去了。
他笑了一声,只向姚青伸出手去,道:“就是忽然想吃糖了。”
姚青顿时一怔,但还是赶紧将那小小的糖盒取了出来,递给沈独。沈独将那糖盒打开,一块一块方块状的冰糖便松散地躺在盒子里面。
他拿了一颗,放进了口中。
只是抬头时却看向了崔红,唇边的笑意挂起来,只道:“说起来,小时候第一次吃糖,还是崔护法给的。从那以后,虽然总被你耳提面命,可也总没戒掉这嗜甜的毛病。”
崔红与姚青,几乎是看着沈独长大的。
原本赶路赶得好好的,结果半道上放走了裴无寂不说,遇到个老头还停了下来说了好一通话,现在更回忆起以往来……
不知怎么,让人觉得不很妙。
崔红其实都要忘记还有过这么一段了,如果不是沈独提起,只怕就要与其他庸俗的记忆一道,深埋起来。
他恍惚了一下。
在沈独说这话的时候,他便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那个沈独。
那时东方戟还未到间天崖,连蚂蚁都舍不得杀的沈独还是那个浑然不似长在妖魔道的沈少主,成日跟在他身旁问外面的世界如何,又问他为什么道主最近看他的眼神总是很奇怪。
知道一切的崔红,忘记自己是怎么说的了。
他只记得自己说了假话,然后给了沈独一盒糖,过了没三天,便从山下带回了东方戟,从此沈独有了一位妖魔道上人人喜欢的师兄。
陈年往事,本应该放进灰尘里。
崔红抬起头来,只对上了沈独此刻那含着一点笑意的眼眸,只是不知为何,已生出满心的悚然!
“咔嚓”,轻微的脆响,那冰糖在沈独的口中碎裂了,化作忽然浓郁的甜。
“啪。”
他垂眸看了一眼,竟将糖盒盖上了,转手递给崔红。
一句话没有。
崔红伸出手来,只从这一双眼底看见了无尽的复杂,仿若旧日时光在长河里流动,可最后一刹那都归于了虚无。
他听到了沈独轻飘飘的声音。
是忽然的一句问:“崔叔,你至今也觉得,我不如东方戟吗?”
那个在妖魔道上近乎于禁忌的名字脱口而出的瞬间,一种席卷生死的危机感便已经疯狂涌上。
只是再想逃已经迟了。
在崔红的手摸到那糖盒还没来得及撤走的时候,他的头颅便离开了脖颈,“咚”地一声滚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