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沫说完话,两个人就开始寻找起来。
这些旧书的保存可以说十分不完善,再加上被雨水泡过,大部分都成了纸糊,一掀开书堆就发出一股刺鼻的霉味。
万柔柔皱起眉头,嫌弃的用两根指头捏起一本,看看封面然后丢到一边。
“这么找,我们要找到什么时候去?”她忍不住抱怨一句。
实际上,当初为了找出那一本关键的日记,夏沫也花费了不少功夫。
“这一堆几乎都是课本,要不然你看看最里边那堆,日记本的封面肯定和课本差距不小。”他有意无意的暗示着。
万柔柔没什么头绪,也只能根据夏沫的提示去做。
她小心的从几堆旧书中间挪脚走进去,半人高的书堆,蹭脏了裙子的一角,让她眉头皱的更紧。
夏沫跟着走过去,看着万柔柔掀开几本书以后,突然叫一声:“等一下,就是这本!”
万柔柔迟疑的看了一眼刚展露出来的,一本被虫蛀出不少小洞,上边还尽是霉斑的厚本子,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你确定?”
“那个年代的笔记本都喜欢在上边画些贴画,你仔细看,上边是不是有个蝴蝶?”夏沫笑着解释道。
“还真是……不过,就剩半边翅膀你都能看出来?”万柔柔惊奇的问道。
“眼睛好而已,快打开看看是不是日记。”夏沫随意的解释了一句。
在夏沫的催促下,万柔柔将信将疑捏起来,用指甲挑开封面,眼睛盯着扉页仔细看了好久,随后露出犹豫不定的神色。
“运气不错,倒是个日记本,可惜看不清名字。”
听到她的话,夏沫挑了挑眉头。
这一句运气的背后,可是他整整三个循环付出的努力。
好在东西是找到了。
“快拿过来看看。”
夏沫从万柔柔手里接过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几行小字,不过墨迹都已渲染,看不清楚。
幸好扉页下方有一处还没被斑驳波及,仔细辨认,还能看出日记本三个秀气的小字。
翻开日记挨着打量一遍,最后能看清楚的只有三页。
每页上都被写满小字,记录几天内容。
看起来,这无疑是个勤俭节约的人。
【1941年,9月18日,周四。】
【入学已二周,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不过今日所有一年级学员被文老师召集到体育馆,除去衣衫后测量体型并摄影。虽有羞涩,但那黑色的盒子“咔嚓”一声便录入了人像,实在是新奇又让人觉得有趣……】
夏沫念着上边的文字,万柔柔听完之后咂了咂嘴:“无法理解,居然真有这种事。”
“那时候的人见到相机谁不新鲜。”夏沫回应一笑,念起第二篇日记。
【1941年,12月8日,周一。】
【今日地质课刚开个头,教室们就被几个穿着暗黄军装的小胡子撞开,命令我们所有人去礼堂集合,赛得利先生没有理会他们,给我们讲完最后一堂课,道了声保重,然后目送我们一个个离开。】
【赛得利先生是为数不多得我之敬重的先生,他是个好人,可晚些时候同学们都在传,先生已经走了……】
读到这里,万柔柔和夏沫对视一眼,都陷入到沉默中。
那一年国际动荡,珍珠港战役成为改变世界命运的一战。
而在此之下,无数普通人的命运也在被改写。
“战争或许能够带来和平,却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
夏沫感慨的说一句,接着念起下一篇来。
【1942年,10月1日,周四。】
【听林先生说,学校在蓉城复学了,今日就是开学典礼,兴许这是近日来最好的消息罢,听闻有几个男生已经决定南下,我亦心动,可母亲尚不同意……】
万柔柔有些困惑:“回到自己的学校不是理所应当吗,为什么会不允许?”
“那时候几乎所有通道都被敌人封锁了,寻常人想要离开都要接受重重排查,尤其是南下的路更是封闭,或许这会儿就是打个车的事,那时候的人却要付出几个月的脚力。”
夏沫解释一句,继续往下。
【1944年,5月17日,周三。】
【素来喜好挑灯夜读的陈先生突然双目失明,虽然只上了寥寥几月的史学课,但先生的学问都令我们折服,的确称得上教授之教授的名号,因此我们都自发来医院为先生看护……】
万柔柔听着听着,突然像是想到什么。
“突然双目失明的教授……史学……这个陈先生难道是……”
“教授之教授,历史上除了那位国学大师还能有谁当得起这个名号?”
夏沫肯定了她的猜想,让万柔柔忍不住激动起来。
“这感觉太奇妙了,没想到居然能看到这种历史上的大人物,真有一种面对面的感觉!”
“脱去历史的外衣,其实国学大师也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一样要吃饭睡觉,你之所以激动,还是因为你在直面这段历史,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夏沫耸耸肩膀,接着继续看向日记。
除开这两页以外,剩下的页数几乎都模糊看不清,唯一能看清的那一页,已经跳到了日记末尾。
【1983年,5月16日,周一。】
【明日就是远渡重洋留学的日子,我还是有些忐忑,今日去和尚街看了挚友素梅,带了她最爱的酥油果子,她告诉我,她已铁了心这辈子留在蓉城,让我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可我总担心被人发现,心里一直跳个不停……】
关键点来了!
夏沫猛地一抬头,正好对上万柔柔的目光。
“没错,老太太当年曾经去过美利坚留学,那时候我爸都上初中了,我爷爷都想不通老太太为什么要去!”
“一个留学,一个留在蓉城!”万柔柔目光有些激动,不由自主握紧手,“这就是老太太要找的那个同学!这本就是老太太的日记!”
而这也是日记本上最后一条记录,似乎是那年老太太特意回来一趟,把日记本留在了这里,或许是想将青春的回忆一起留在这里。
如今三十余年过去,这本日记再次将两个人生命运截然不同的人连接起来。
可惜她们再也不是那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而都成了银发斑白的老太太。
激动片刻后,万柔柔冷静下来,拿出手机搜索片刻,再次皱眉:“但是这个和尚街在哪儿?地图上都找不到。”
夏沫挑了挑眉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随着城市化建设,必定有不少老地名消失,不过这和尚街我有所耳闻。”
“这你都知道?”万柔柔满脸难以置信。
“嗯,我在图书馆考证文献的时候,查到过一本关于老蓉城的建设规划方案,这个和尚街因为在大慈寺附近得名,当时觉得好玩还多看了几眼,没想到今天遇上了。”
万柔柔听完话,立刻毫不犹豫的往外走。
夏沫看过去:“你去哪儿?”
万柔柔转过头来,一脸认真的说:“还能有哪儿,大慈寺,走吧!”
这丫头就这么相信我说的话了吗?
夏沫哭笑不得点点头,跟着往外走去。谢过老修女后,两个人直奔大慈寺。
距离万金泉给出的三个小时期限还有两个小时,夏沫顾不得跟万柔柔去停车场取车,直接开着早就停在路边的冰蓝奔过去。
就连万柔柔都有些疑惑。
毕竟这是万家的家事,她忙上忙下是理所应当,夏沫硬是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了,这就太够意思了。
对于她的疑问,夏沫也只能推脱于他所谓的研究上。
而真正的原因,当然是超过这三个小时以后,他的任务就要宣告失败。
这坑爹的一点也是他在上个循环才发现的,一旦完成和万金泉的对话后,他的任务面板就会跳出一个三小时倒计时。
昨天他最后只差一步完成的时候,就因为超时被宣告任务失败,还让他郁闷了一会儿。
今天把前边的步骤都快速完成,剩下的时间肯定够了。
只花费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夏沫把车停好,万柔柔看着外边都有些吃惊。
“这里不是……太古里?”
“没错,大慈寺就在里边一隅,想不到吧,日记里记载的老地方,今天都发展成这样的都市了。”
“我真有些恍惚的感觉了。”
“这就是岁月的伟力,它在不停推动着时代进步,同时也会留下时代的记忆。”
两人闲聊着,逐渐来到大慈寺外边。
这座寺的历史悠久,而且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经过考据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沉默无声的见证着蓉城千年变化。
外边是太古里的时尚聚集地,里边是袅袅香烟青灯烛火,这种景观也就能在蓉城看到。
“如果我没记错那张规划图的话,和尚街现在应该是对面那条小吃街。”
“这么大个小吃街,咱们去哪儿找?”
“过去看看不就知道咯。”
夏沫迈步前行,万柔柔赶紧跟上。
这条小吃街整体上还保留着古街的风格,但还是能看出来不少现代建筑的痕迹。
据说是当时把这里拆迁以后,后来的人又觉得丢了老蓉城的特色和魅力,又重新修了一条。
用夏沫的话来说,这就是把真古董给销毁了,又去造个假古董。
走在目接不暇的各种小吃铺外边,来往的游客时不时会把目光聚集在万柔柔身上。
毕竟一身都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裙子上却还有不少污渍,的确有些违和。
万柔柔倒是满不在乎,反正有的是钱,一会儿直接去太古里买套全新的就行了,旧的这套她也没考虑穿第二次。
真要说起来,她的性格和李若兰差不多,都是十分豪爽的。
不过李若兰和她比起来,就要成熟的多了。
“这个味道不错哎!”
“等下,我试试这个!”
或许是眼看中午,肚子有些饿了,万柔柔看到什么小吃都要往上凑凑热闹。
而她买来的东西往往都吃不光,索性直接交到夏沫手里,笑嘻嘻的说一句。
“今天辛苦你了,请你吃的!”
夏沫也只有无奈一笑,为光盘行动献出一份力量。
逛了一会儿,还是没找到什么头绪,万柔柔有些急了。
“咱们真能找到吗?”她看了一眼手里吃不完的串串,又看了看夏沫手里的盒子。
“其实刚才我们就已经找到了。”夏沫戳起一个麻圆,咬一口酥脆飘香,点了点头。
“找到了?在哪儿?”
“你还记不记得日记里说,那个素梅最喜欢吃什么?”
“酥油果子?”万柔柔记忆力还是不错。
夏沫把空盒子丢到垃圾桶里,用餐巾纸擦擦嘴巴:“没错,你再想想刚才卖麻圆那个店叫什么?”
“老北京酥油果子?”
“这不就对了,燕大旧址就在北京,你家老太太和这位也都是北京人,一路走来我看了就只有这一家店,还需要别的解释吗?”
夏沫冷静分析,推理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结果。
万柔柔听得眼前一亮,笑眯了眼睛将手里装着串串的盒子放到夏沫手里:“你说的太对了!超好吃的串串给你作为感谢!”
说完话她直接转身,豪迈的挥手:“出发!”
夏沫看着她的背影,哭笑不得的把盒子放在垃圾桶显眼的上方,保证乞丐之类的能够一眼看到,随后跟了上去。
五分钟以后,他们出现在酥油果子铺门口。
卖酥油果子的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妇,生意还不错,看起来有些忙碌。
不过当万柔柔豪爽的拍出两千块钱说明来意后,夫妇二人表现的很配合。
听完夏沫的话,老板娘微微一皱眉头:“我外婆的确叫郑素梅,也是北京人,不过她不是什么大学生,就是一个做酥油果子的啊,这手艺还是她当初和外公传下来的。”
夏沫皱起了眉头:“你确定吗?她从来没有提过燕大的事情吗?”
“什么燕大鹅大的,我们一家人都没读过书,就盼着一个儿子能上大学,往上哪儿有文化人。”
老板娘的语气十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