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两日后,程府众人用过晚膳,程娓照例去读书,双胞胎被赶去早早睡觉,只剩下程止夫妇和楼垚少商在庭院闲聊。少商见月色皎然如玉,便央求叔父叔母合奏一曲。

程止一面调试琴弦,一面豪气道:“成!今夜就让你们饱个耳福!当初我苦练这支曲子足有两个月,才博了你叔母一笑的!”

桑氏眨眨眼,笑而不语。

程止起手一拨,声如转珠清亮,桑氏柔和的萧声随即跟上。少商听出这叔父叔母常爱合奏的一曲《郑风.出其东门》,当即心领神会,莞尔一笑。

曲述情声,悠扬婉然。桑氏吹着萧,心思回转。

她自小主意笃定,但无人知道,其实她自己也不清楚究竟要的是怎样的感情。是不是当初只要皇甫仪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对她软玉温存她就满足了?

直到程止向她弹起这支曲子,她才明白:她可以吃苦受罪,可以忍受冷言冷语,但她要的是如诗中那样专一不二的情意。

桑夫人侧脸去看丈夫,满眼都是深挚的情意——谢谢你,在我自己都已经放弃的时候,给了我最想要的。

少商看去,只觉桑夫人望向程止的目光潋滟如波,其人更是面泛红晕,那股喜悦之意仿佛要溢出周遭,平凡的面庞被这一映,竟然容色照人了。少商暗道,真该叫皇甫老头来看看,好叫他死心。

谁知人是经不起惦记的。少商刚有这个念头,高高的县衙后宅的墙外忽传来一阵苍老浑厚的男子歌声,唱的还正是此曲——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庭院里众人一愣,都听出了这是谁的声音,但面面相觑,无人开口,只有楼垚惊呼出声:“是皇甫夫子!”

此时程止和桑氏都停了琴萧,墙外的皇甫仪却犹自在唱:“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歌声嘹亮低沉,还带着几分暗哑,仿佛从远方传来,粗粝的石块敲打在冰面上,扯着声带的疼意,明了一切后的懊悔与痛苦——少商没有出言讥讽,只静静倾听。这是她迄今第一次对叔母的前未婚夫抱持着平和中立的态度,没有任何鄙夷讥诮之意。

她想,她明白叔母那句‘皇甫仪不是坏人,只是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这两日她听楼垚讲皇甫仪的经历,知道他不但学识渊博,还勇于任事,就如古时纵横七国的苏秦张仪,以文士之躯游说于诸侯之间,消弭了许多兵凶灾厄。一个并非小肚鸡肠的当世豪杰,只为少年时的那么一点不甘心,怎会牵挂桑氏十几年之久。

皇甫仪不但没有弄明白未婚妻心里所想,也没弄明白自己心里所想。

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皇甫仪在墙外反复将《出其东门》唱了三遍,然后马车上的铜铃之声响动,越来越远,飘然离去。过得片刻,外面仆从来报:“皇甫夫子与前边门房留话说,他有陛下所赐的节令,今夜就自开城门离去,然后入山隐居。待数年后诸事看开了,兴许会再来叨扰老友。”

程止点点头,转而去握妻子的手,桑氏反手握回去,含泪带笑:“他能看开就好。这么久了,我也盼他能过的快活些,不要纠缠于过去了。”

庭院里静默了许久,不是很在状态的楼垚干笑两声,道:“那…什么,皇甫夫子歌倒唱的不错,以前在都城从没听过…”

程止夫妇本来心头怅然,听到少年呆头呆脑的话,不禁摇头失笑。

眼看夜色已深,众人起身走出庭院。

楼垚大步走在最前面,程止追上去拍少年的肩头,说什么要对吾家侄女好点云云,桑氏留缓脚步,转头轻问少商:“你觉得如何?”

少商撇撇嘴:“皇甫夫子也真是的。读书入仕都这么好,偏在这种事上稀里糊涂。都是太过自负的缘故,不然,这世上怎有人会弄不清自己心里喜欢的是谁呢?”

桑氏脚下一个踉跄,深吸口气:“……你说的,不错。”

然后默默的看着漂亮的女孩犹如颤动的花枝般,轻巧几步追上丈夫和未婚夫,大喊着‘叔父,你又欺负阿垚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1、今天睡了一上午,下午起床码字,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下次更新在17日的老时间,如果感冒恶化了,我会再请假的。

-

2、注:《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原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释文:

我走出了城东门,只见女子多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但不是我心上人。身着白衣绿裙人,才让我乐又亲近。

我走出了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虽然女子多如花,但不是我爱的人。身着白衣红佩巾,才让我爱又欢欣。

评: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