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的明德是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明明德”是肯定人类与生具有灵明的德性,现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觉。人之行善避恶,并非社会规范所外加的义务,却有内在本然的基础。道德实践的价值是由内而发的,人性是向善的。
听到这第一句话,周围的童生都是不禁瞪大了眼睛,但因为境界不够,思路根本无法跟上叶儒的脚步。
至于李柏渊和陈天剑等人确实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叶儒。
众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他们知道,能够让文相都如此震惊,叶儒的话绝对让他们受益匪浅。
“快点记下来,快记下来。”
孔鹤轩推了推旁边的孟青阳,后者当下醒悟了过来,然后连忙取出纸笔,一笔一划的记了下来。
“接下来呢?”
看到叶儒停下来,张书凌连忙追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片刻,叶儒再次说道:
“在亲民是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觉悟“明明德” 此一天生能力之后,就须 “亲民”,亲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人生的一切变化生灭,唯有在遵循内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远做个新人。”
话音刚落,叶儒口中的字竟然化为实质,这些实质的字漂浮在叶儒周围,仿佛跳舞的精灵一般,片刻排着队便是没入到了他的没心中。
“出口成字?”
许州瞪大了眼睛,满是难以置信,出口成字是微言大义的先兆,要想领悟微言大义,就必须将口中字化为实质,然而利用圣庙来反馈到自己的书宫之中。
“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
方向是“止于至善”。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等于是永无止境的期许。”
叶儒面色平淡,犹如老僧讲经,娓娓道来,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股圣道力量,进入到众人的心中。
“我怎么不明白啊。”
孔鹤轩眉头紧锁,尽力思考着,但却就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叶儒的才学比起我们不知道强上多少倍,你能明白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