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qwer 一半圆满(上)

程又年看她片刻,才说:“会很苦。”

“所以更想亲自参与。”昭夕摸摸他面上已经褪去很久的晒伤,好像还能看见去年他从新疆回来时的样子,“同甘共苦,不好吗?”

“你这么爱美……”程又年失笑,“不怕晒黑?”

“怕啊。”昭夕望着他,眼神亮晶晶的,“但比起晒黑,还有更重要的事。”

为了锻炼体力,她甚至在年前就开始健身。

过去因为爱美,昭夕几乎不踏足健身房,只靠少食多餐来维持体型,最多在家做做瑜伽,以免小腿长出肌肉。

可是这次的项目需要体力和耐力。

昭夕不光自己锻炼,还拉上了一整个团队,为各大小区的健身房事业添砖加瓦。

出发那天,好几台摄影机准备就绪,从地科院就开始跟拍。

天刚蒙蒙亮,一行人踏上了去往北京西站的旅程。

此行不是别处,目的地正是珠峰项目组。

出发时,所有人都在笑。

镜头里的每一张脸都带着憧憬与期盼。

此行路迢迢,未知的路途上会有无数艰苦,但所有人都已做好准备。

参与拍摄的没有任何大明星,若真要说出几个叫的上名字的人来,大概就只有三人。

导演组:昭夕,魏西延。

旁白配音:陈熙。

但若仔细看看,会发现整个拍摄团队有无数熟面孔。

执行导演姓杨。

三名场务无比面熟。

摄影师还是那几个。

悉数来自《乌孙夫人》剧组。

陈熙是在去年年底结束拘留的,告公众书重新为酒驾一事道歉后,也没有再更新个人动态。

她主动找到昭夕,愿意无偿为这部纪录片配音。

而作为配音演员,其实是不需要亲自参与纪录片拍摄的。可陈熙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果可以,让我也来帮忙吧。”

昭夕笑了:“很苦哦,可能会晒成非洲人。”

陈熙笑着看看她,“你都不怕,我怕什么?”

某一瞬间,两人好像回到了昔日读书时,没有什么知名大导演,也没有为了出人头地奔波与灯红酒绿的小演员。

她们插科打诨,这些年的隔阂也冰消雪融。

片子一拍,就拍了整整一年又三个月。

不同于普通电影,走完剧情就可以按部就班完成拍摄计划,纪录片要拍摄的内容大概比最后呈现出的正片多了十倍不止。

一百个日出里,能够挑出最美的那一幕。

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才能化作镜头上短短十秒钟的历程。

整个团队与珠峰项目组一同上山。

喝的是天然沉降水,住的阴冷潮湿的木屋。

脚下是万年不化的坚冰,头顶是茫茫无际的雪山。

每天日出时,牧羊人赶着羊群往山间进发,橘红色的朝阳将羊群都照得红彤彤的。

队员们陆续起床,背上沉重行囊,也往新的勘测点进发。

无数个黑夜,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听着木柴噼里啪啦爆裂的声响,笑着说话。

寂寞空旷的群山之中,他们像与世隔绝的小矮人。

起初也有抹厚厚一层防晒霜,后来发现其实用处并不大,长时间的高强度日照下,昭夕也有了一点高原红。

海拔太高了,嘴唇会干裂,涂什么都没用。

夜里的被窝冰凉一片,常常一觉睡到天亮,脚还是凉的。

程又年与她各睡一头,将她的脚捧在怀里,替她焐热。

偶尔会听到她嘶的一声,或是不安分地一直挠痒痒。

昭夕生平头一次体会到脚上生了冻疮的感觉。

冷的时候就疼,不冷便痒。

偶尔长途跋涉,高反严重,会有人呕吐。

吐完歇歇,继续上路。

队员们和拍摄组变得不分你我,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陪伴就已是一种别样浪漫。

你的我的黝黑的脸,通红的面颊。

冰天雪地淌下的热汗,和哭到极致时缩在被窝里偷偷掉的眼泪。

悉数成为了镜头后一闪而过的画面。

那天围坐在火堆旁,大家起着哄,聊着天,最后纷纷叫着要昭夕唱首歌。

她坦言:“我唱歌很一般的。”

“不要紧。这里好多五音不全的,你这种一般的,在我们这儿也是牛逼的了。”

昭夕哈哈大笑,想了想,点头说好。

她唱的依然是曾和程又年一起在国贸的公寓里听过的那首歌,年少时分的挚爱。

Ilived。

Hopewhenthemomentcomes

You\'llsayIdiditall

Iownedeverysecondthatthisworldcouldgive

IsawsomanyplacesthethingsthatIdid

Witheverybroken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