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咫尺,说不定不是昭夕,就是自己。
可偏偏又不是自己。
后来成为导演,她的处女作《江城暮春》上映时,获奖无数。
她又一次站在镜头前,接受人群的询问。
“为什么不当演员,改行做了导演?”
“头一部电影就有这么大的制作,又收获颇丰,你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说你资源好,背后有一整个京圈的势力,你认为这是你成功的原因吗?”
可聚光灯下,他们聚精会神地问,却从不认真听。
她说,
不当演员,改做导演,是因为祖母去世。祖母一生从事表演工作,遗憾于一直活在别人的故事里,却没能讲述她心里的故事。
媒体写,
昭夕谨遵长辈之命,迫于无奈,弃演从导。
她说,
头一部电影制作挺大,这点要感谢投资方的看好。我认为只要故事足够好,剧本下了苦工,哪怕导演是个新人,也足以打动投资方。
媒体写,
昭夕发布会称电影成功全靠金主,只字不提演员。
她说……
她说了很多,但等于没说。
每看一次娱乐版面,她都只有一个反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
??
???
后来就不说了。
根本没人在听,她又何必多费唇舌?
*
罗正泽打了个呵欠,很快睡着了。
程又年却没有睡意,失神片刻,从枕边拿起手机,打开浏览器。
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输入两个字:
“昭夕”。
蹦出来的词条何止上万条。
为首的几条是——
“昭夕的背景”。
“昭夕爱睡小鲜肉吗”
“昭夕X欲强”
“昭夕的金主是谁”
……
他匆匆扫过,眉头一皱,最后点进了网页推荐的第一条视频。
那是《木兰》刚上映时,昭夕第一次走进大众视线,坐在镜头前接受采访。
二十岁的小姑娘,眉眼间还带着一抹青涩,有些紧张地在高脚凳上坐好,故作镇定地冲记者笑笑,“开始吧。”
那时的她和现在有些出入,更稚气,笑起来有种不谙世事的天真。
她的眼睛里似乎有种难以描述的光芒,像漆黑夜空里流光溢彩的星群。
记者问她:“头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就独挑大梁,心情如何?”
“很惊喜。”
仿佛没料到她这么惜字如金,记者又追问:“惊喜自己能脱颖而出,得到这个角色吗?”
她忽然笑起来,“不,是惊喜导演的眼光这么好,慧眼识珠,一眼就相中了出类拔萃的我。”
记者:“……”
……
……
弹幕飘过无数“2333333”,几乎遮盖了她的脸。
程又年忍俊不禁。
理所当然的,也有无数难听的言论——
“关系户还这么光明正大。”
“脸不是一般两般的大啊。”
“她不如干脆说不惊喜呢,有金主在后头撑腰,爹妈给她找资源,没选到她才该吃惊吧。”
十分钟的采访,程又年连一半都没看完。
因为弹幕上很快开始了新一轮的刷屏,讨论昭夕的身材。
“这个胸也没多大啊,导演看上她啥。”
“人家当年才二十岁,估计还没发育完全吧,现在不挺大的?”
“这个腿我可以!”
“+V信:258xx654。我的胸比昭夕小姐姐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