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着两个尚书抢人,神情动了动,不由得笑起来,道:“周征云确实是人才,毕竟周爱卿家学渊源。对了,周爱卿还是不愿复起?”
毕自严与周清荔是多年的关系,抬起手,道:“陛下,周远山是老寒腿,每到冬天就疼的厉害,前几日臣还去看过,已经不能出门了。”
崇祯笑容渐失,顿了顿,道:“朝中不少人反对周征云归朝,说他任性狂悖,目无法纪,还须多磨练。莱州知府吴维城上书,举荐周征云担任登莱巡抚,你们觉得如何?”
毕自严与张凤翼一怔,思索着‘登莱巡抚’四个字。
登莱巡抚,正四品,从属于山东巡抚,执掌登莱二府以及东江镇,倒是很适合周正现在的位置。
只是他们心里都觉得,将周正一直放在外面,着实有些可惜。
崇祯看着两人的表情,道:“首辅也是这个意思。周征云既然提出来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西北灾民填充登莱两府,那事情自然要他来做。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其他该有的赏赐都给了,再多给一点。”
毕自严,张凤翼见如此,也只得放弃。
张凤翼犹豫了下,道:“陛下,高迎祥等在山西有坐大的迹象,臣建议曹文诏节制山西,陕西,包括宣大等各路兵马,由他主持对高迎祥等人的剿除。”
这件事其实已经商议了很久,但朝廷争论不休,崇祯也下不了决心,尤其是孔有德叛乱之际。现在孔有德被剿除,崇祯心里安定不少,道:“准。”
张凤翼听到这个‘准’字,心里大松一口气。
曹文诏在陕西剿匪,能力出众,若是他能再剿除山西的匪乱,那大明就基本安定了。
毕自严也轻轻点头,建虏被打残,匪乱若除,那大明就能专心修整内务,‘中兴大明’,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崇祯决定了这件事,心头也轻快不少,笑着道:“明年开朝大议,推举阁臣。”
大明若是哪个位置最危险,第一是首辅,其次就是阁臣了,换的最快的,也是阁臣,现在内阁就剩下三个。崇祯要推举阁臣,也是为替换周延儒,温体仁做准备。
毕自严,张凤翼倒是没想那么多,只认为是理所应当,抬手应下。
两人极力躲避党争,绝不会参与,早就打定主意不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