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赵氏赶紧道“这可耽误不得,女孩子才几年的青春,我倒是知道个好人家……”

赵老太太面色一沉,打断她的话“你嫁进侯府就学会了保媒拉纤吗?夏家的事与你何干,给我闭嘴!”

小赵氏只能愤愤的闭上嘴,她自觉也是好心,怎么姐姐和嫡母就这般不识好歹呢。

赵氏压根不想听庶妹的话,她自己是庶出,嫁了个庶子,眼界狭小,她嘴里的好人家赵氏是看不上眼的,不外乎那些落魄的侯门宗室,夏家清贵人家,根本不稀罕同宗室结亲。

这个不算赵氏高傲,而是夏勉官位不高不低,女儿嫁到皇家肯定成不了正妃,侧妃等同于妾,夏家根本不屑。余下的宗室大多数都是纨绔,有什么可稀罕的。自己的女儿能干出色,何必博这种虚无缥缈的富贵去。

夏勉又不想搭上皇子运作,何必损了自身的清贵之气,所以赵氏压根就不往这方面考虑。

儿子弱冠不到便考中了举人,亲事上挑选的余地就更大了,最后夏清岳定的是工部尚书之女,单从官职上来看,尚书肯定比侍郎位高,夏家娶这媳妇是高娶了,但是时人做亲也看家风和家中子弟的综合素质。

工部秦尚书就觉得夏家家风严谨,夏清岳前途无量,女儿能有这样的婆家也是幸事,这桩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接下来就是清瑶的亲事,最后定的是大理寺平少卿之子,和夏清岳这一次一起中的举,也是后起之秀。

赵氏又开始忙活起来,这次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再忙她都精神百倍。

要给儿子重新收拾院子,还要给女儿准备嫁妆,这可半点都不能马虎。

小叔在外已经连赴两任,据说这次回京述职以后还会升迁,夏家这势头正是蒸蒸日上啊。

要说对夏清瑶的婚事还有谁不满意,扒拉来扒拉去,就只有赵氏那个嫁入马侯爷府的庶妹了。

她私底下不止抱怨了一次,觉得清瑶定给大理寺少卿家太不划算,明明可以嫁的更高的。她自己也生了一子一女,甚至还有好几位庶出的子女,按理说,有好人家也该考虑自家啊。

并不是小赵氏不想考虑,而是别看她的子女说起来是也是侯府出身,外头还真没人愿意搭理他们,小赵氏的丈夫是侯府庶子,原本就不大上台面,他的子女高门大户自然更加不放在眼里。

你要是自己有进取心还好,可惜马侯爷府本就在走下坡路,加上侯府庶出的这一大家子,个个长成了一双势利眼,只盯着利益看,哪能和夏家的子女比呢。

夏家眼见的在不断上升,家教又好,夏家的子女才是那些贵妇人眼里合心意的女婿和媳妇的人选。

小赵氏想用姐姐的女儿来巴结她眼里的贵人,嫡母和赵氏能容她才怪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收藏,咱们来一个?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