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襄狐疑地戳了戳谢知微,频道里,谢知微憋着笑,憋得频道里都出电流音了,他说:“像正宫皇后。”
褚襄:“……”
蓝珏随意坐在了褚襄对面,看着白家姐妹折腾他的头发,顺口道:“今日,东唐这边的大司农觐见,称景荣翰穷兵黩武,不重农耕,征了太多壮丁入伍,公田又耕得很是敷衍,大司农称希望我削减东唐军力,还民归田,我想起你之前跟我讲的军事职业化,就已经答应了他。对,也有几个将领对军事学校这个主意很感兴趣,已经着手在安排了。”至于将门世家那些自诩天潢贵胄,以此为由反驳的,蓝珏一个个记下来了,道不同,将来大约也不会再用了,如今这时代,还真不缺英才。
谢知微插话道:“是,东唐这边黑土很多,土质不错,气候也好,比西唐适合种地。”
“还有。”蓝珏露出一个颇有兴趣的表情,“今天大司农手底下一个书记官,说了点有意思的话。他讲西唐、还有东唐原本靠近西唐的那一片,水土不好,不应该大面积耕作,而应该养牧草,放牧牛羊,然后用牛羊产出的肉和奶,去中洲那边贸易粮食,我觉得挺有意思。景荣翰那时候说他胡言乱语,打过一顿大棍子,这小子死心眼,就非得说自己说得有理,这回又来找了我。”
古代小农意识强,很多时候是不管合适不合适,非得种地,听到有人这么讲,褚襄也相当意外,他还想着怎么找合适时机跟蓝珏说呢,于是果断点头:“臣也这么觉得,西唐多黄土,河流又密集散乱,根本不适合大面积耕种农作物,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水灾、旱灾,倒不如因地制宜,退耕还草,再按照季节,豢养些牛羊,产出肉奶制品。这个和军事专业化的道理相同,专门之地,做专门之事,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人的想法很好,若是还有些好方法,君上不如多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一听,或许能堪大用。”
“今日我已经和他们谈了军制改革的事情,我自小长在流放地,那边的沙漠部落很少耕种,所以马背上的士兵战力很强,而且,也并不是不吃稻米身体就不行,如今这种军屯制度,除了助长懒散风气、方便地方官吏贪污,也实在是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了。”蓝珏说,“说起来,陈国那边和夜族打起来了,漠北的沙漠部落也蠢蠢欲动,一个在我国西侧,一个在我国南侧,哪边闹起来,都能波及到我们。”
褚襄叹了口气:“如今这世道,肯定没有什么大段时间让我们关上门来安安心心搞建设。”
白乐他们梳完褚襄的头发,比比划划掏出一堆首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攒的,端出来一个个比划,但比划归比划,压根也不问褚襄的意见,全都是比给蓝珏看的。
褚襄:“……”
“那个白玉的好看。”蓝珏指了指,白宁拿起那根白玉簪,把褚襄的长发固定好,几个姑娘才行了礼,退出门去了。
姑娘们一走,门一关,只剩两个人,屋子里的氛围瞬间就变了。
纵然褚襄见惯了大场面,但……这种场面还真是头一次,尤其是蓝珏的眼神在他腰腹和大腿上流连不去,他下意识地扶着桌子,干咳了一声,空气里骤然凝聚的暧昧气息让他稍稍有些尴尬——毕竟,昨晚那又哭又叫的样子真是毫无舰长风范,居然还在人家肩膀上好一顿咬……褚襄现在想想,那点所剩不多的羞耻心忽然就冒了头,眼观鼻鼻观心,开始装起君子来了。
蓝珏趁他发愣,一只手绕到他背后,在他酸软的腰上揉了揉,并且问道:“可有不适?”
不问还好,一问,褚襄感觉一股热气从脸上冒了出去,偏偏蓝珏问得很认真,所以他笑着答道:“还好,反正臣又不需要上马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