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燧发枪之父

“原来是锦衣卫的大人!”毕懋康似乎对王子和的来历不怎么在意,但是,听到王子和说锦衣卫制作火器和改良火器之后,却是眼睛一亮:“这个,锦衣卫造作改良火器,倒是未曾听说过,学生有个幸运能够一睹大人府上的火器么?”

“当然,不光是火器!”王子和指指不远处的吉伦,“那一位是我锦衣卫海外镇抚司的火器总教习,来自佛郎机,对佛郎机人的火器使用,颇有心得,匠人们有时候想法虽然新奇,但是未必使用,有这么一个见多识广又是使用火器的大行家,倒是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公子既然精研火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对锦衣卫自己鼓捣出来的那些火器,能够提出一些好的见解!”

“这个不敢当,精研什么的是不敢的,不过是纸上谈兵

没事的时候揣摩了一下,大人此刻方便么,若是方便,不妨脚上那位总教习,现在咱们就去?”

不说火器,这毕懋康倒是彬彬有礼,分寸十足,但是说道火器,那股分寸感就没了,此刻,他竟然反客为主的催促起王子和起来。

对于抱着别的小心思而来的王子和,对于毕懋康这样,当然是求之不得,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下一拍即合,毕懋康甚至直接丢下他那爱多嘴爱教训他的同窗,不管不顾的跟着王子和走了。

毕懋康,明安徽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职兵部右侍郎。但是,能让王子和记得这个人并且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这个人中了进士之后做了些什么官儿,干了些什么事情,而是若是提到中国的火器发展史,那就绝对不得不提这个人的名字,他是中国的燧发枪之父,经过他的手,所有的火绳枪从此跨越了不怕风雨发射简单的这一步,而几乎是同一时期,在西方也开始了从火绳枪到燧发枪的进化。

当然,这个时候没有燧发枪的说法,即使是他的改良者毕懋良本人,对于燧发枪,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自生火铳,其实,中外的火器发展,在毕懋康出现之后,可以算的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大明的火器复杂且多样,威力不若,若是和西方的火器比较,丝毫不落下风,在有

的领域,甚至还强过西方不少。

但是,从燧发枪的出现开始,在西方的火器,就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发展,而在中国,由于整个中国的军事思想中,火器都是一直都处于辅助地位,从来没有成为过主流,即便是出现这样大的改良,但是,依然不受重视,等到几十年后明朝灭亡后,满清入关,那更是恨不得禁绝火器才好,所以,即使是在清初东西方的火器水平相差不大不的情况下,此进彼退,这才有了中国近百年面对西方列强的那一段屈辱历史。

王子和可是深深知道这一点的。

他不是理科生,也没有动手能力,即便是他将关于燧发枪的设想告诉他信得过的匠人,但是,等到匠人摸索出来,并且能够大批量的生产,那不知道但是多少年后的事情,而且,即便是这方面的设想,他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不能最后做出他心目中的燧发枪,那还是未知数。

但是,他知道有毕懋康这么一个人,而且,知道自己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这个人,那就够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他要做的,只是如何忽悠得这个家伙,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力,为自己提早的做出他几十年后才做出的燧发枪,他相信,有自己在这一边的提示暗示什么的

,那个几十年的过程,很可能缩减得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