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 58 章

“可是经常咳嗽?”

“是,”宋玥笑道:“如何治?”

“我知道一个良方。”那郎中看了眼桌子,并不知道a4纸可以拿来写字,只局促的搓了搓手,继续道:“用香椽去核,薄切作细片,以时酒同入砂瓶内煎至熟烂——差不多自昏煎至五更为止,再用蜜拌匀。”

香椽是什么?

柳恣坐在宋局长的身边,皱眉道:“您想试试他们的药?”

“起码从物质的组成成分来说,没毒。”宋玥淡淡道:“眼下想强行重开药厂,不太可能。”

所有需要提纯的化学原材料都没办法批量生产,更不可能用学校的实验室小作坊式生产——倒不如先试试他们这边的医术。

从刚才的一番交谈询问来看,他们这边没有外科手术,医学理论有截然不同的体系,但未必就是糊弄人的那一套。

先试试看,万一有可取之处呢。

其他的小年轻一看宋局长都以身试药了,也觉得把脉之类的法子怪有趣的,排着队让那郎中帮忙看看。

这里头不乏些露胳膊露腿的女性,看的那郎中面上一臊,都不好意思多看两眼。

郭棣见这郎中是这般羞赧的样子,笑的颇有种过来人的感觉。

在等那郎中一个个诊疗的同时,柳恣询问了些平日的情况。

“瘟疫也曾爆发过,无论官宦士人,染病者皆需隔离数日。”

“那别的法子呢?”

郭棣摇头道:“战乱之后,民脂民膏都拿去纳贡了,官府哪里还有余钱广为施药。”

他似乎想到了金国和宋国之间的种种条约,只干咳一声,强行转移话题道:“不过导引之术,还是颇有成效的。”

旁人又好奇的支起耳朵起来。

老头儿一见大伙又都看着他了,便精神了几分,站起来演示给他们看。

原来在宋国,导引之术颇为流行。

“这可是有口诀的——要心不离田,手不离宅。”

郭棣示意旁人让开些,开始伸头扭颈,活动起筋骨起来。

这导引术,有些像健身操和按摩术的综合体,分为十二月坐功和八段锦两种体系。

“这十二月坐功,是由陈抟所创,里头讲究的是二十四节气,要配合叩齿吐纳,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待老头花里胡哨的打完一套下来,众人非常配合的鼓起掌来。

郭棣虽然不明白鼓掌是什么意思,但一看大家认真的神情,也露出几分自满的神情。

与此同时,几个小年轻也露出惊喜的神情,摸着手腕凑了过来。

“真是神奇,他居然知道我月经不调——这是怎么摸出来的?”

“那个医生居然知道我少了一个肾哎!我动脉流血跟其他人没区别啊!”

“他居然能治秃顶!”

柳恣听着下属们的叽叽喳喳,心里也有几分讶异。

建设部的小刘当初是为了救尿毒症的弟弟,把自己健康的一颗肾移植给了他。

可是这郎中既没有伸手摸他的腹部,也不可能从哪里偷听到这种陈年的老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郭棣一看柳恣终于露出了跟自己当初一样的土包子表情,颇有几分解气的感觉:“怎样?我们也不是神仙哦。”

老头说着话的时候,颇有种气鼓鼓的嘚瑟感。

柳恣和宋玥跟那郎中还有小下属确认了二三,神情都变化了好几轮,不约而同的问道:“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宋玥本来只是打算,看看能不能借用这宋国的药方治疗些小病,可没想到他们居然能够把这种需要ct透视才能看出来的事情,仅凭借玄之又玄的把脉就准确的说出来,此刻也有点懵。

“这其中的功夫,可不比你们那什么——烟,烟囱来的复杂。”郭棣非常得意的哼了一声,捋了把胡子,继续嘚瑟道:“针灸食疗之法,也都是千年传承的好东西!”

柳恣摸了摸下巴,相当捧场的点头道:“是我见识浅薄了。”

两地虽然语言有差异,但是毕竟语系和发音相近,只要双方都语速慢些、咬字清楚些,起码能听懂其中一半的内容。

那郎中在来的路上也被提点过,说要见的都是如今的高官,拿出十二般的耐心出来,把所有的话都尽可能的说到他们明白为止,压根不敢有任何怠慢。

为了避免交涉的麻烦,在几般开会之后,他们决定拆除南城墙和东城墙,把城区扩大,同时扩建一批临时居民区。

扬州城以西住着那些大户人家,就算要搬迁,他们也不好意思破坏那样写意又讲究的地方建筑,只好把心思放在了东边的荒地上。

而东部存留的一部分田野,则被核算价值以后进行收买,同时给那些农户一定的安置费用。

实际上,临国政府给的安置费是按照现代的标准给的,以至于那些农户都有种天降横财的惊喜感。

西边是旧城,东边准备扩建旧城,南边则会垦荒开荒,争取发展更大规模的农业链。

根据建设部和财政局的综合规划,在一轮预算评估下来之后,他们决定先建几样重点设施。

第一,便是图书馆。

江银镇的图书馆,是现代科技和知识的储存地。

而这里的图书馆,将翻印储存尽可能多的古籍,最好进行现代式的编修。

——那些个嚎啕着不肯学工科的文科生,也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便是广播会议厅。

柳恣隐约地觉得,这扬州城将成为他们未来类似国都的地方,就算不是国都,也会成为抗击金国的大本营,总归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和会议。

此为防盗章, 比例50,时间24小时。 与之对应的, 是数万人的苟活度日。

在巡视街道的时候,他们一度诧异商业的繁华, 与街道上人们衣饰的讲究和精致。

但毕竟是来管理城市, 而非观光旅游的。

风景独好的那几隅看几眼就够了,更多要考虑的,是这里的普遍问题。

首先是住房问题。

由于房价高昂,绝大部分住户都没有自己的房契,能够住砖房瓦房的,大多是十几人租赁一间小屋子,如同现代都市里的贫民窟一般蜷缩着睡在一起。

而连房租都交不起的人, 只能在茅屋、草屋甚至是房檐下生活。

郭棣这几天跟着柳恣到处巡查, 也颇有些惊讶。

他惊讶的倒不是房舍的破烂、底层人民生活的如何不堪,而是这个白面郎怎么管的这么细。

这扬州城抛开那三四条繁华的街道,其他地方的房舍大多是长方形的平面,屋顶多为草葺又或者瓦葺。

虽然普通人家都生活在简陋的茅草房里, 却也都懂得生活情趣, 不仅大多在院内莳花植树, 附近也打扫的干净整洁,没有凌乱感。

在占城之后, 柳恣既不宣布这地方归临国所有, 让郭棣唤他柳先生而不是陛下, 老头虽然纳闷, 但也心里暗自庆幸。

“柳先生。”在又巡视完一处民居之后,他忍不住开口道:“您别看这院子不如您那边的高墙铁壁坚固,都城——哪怕是从前的汴京,里头的房子也大多如此啊。”

粉墙鸳瓦、朱户兽环也是人住的地方,阴雨则漏、蚊虫丛生也是人住的地方。

柳恣没有回答他,只吩咐胡飞开车回去。

衙门的几间屋子被各部门一人分了一间,独建设部分的最大。

柳恣回来的时候,除了厉栾之外,好几个部长都在这里围着,他们把四五张桌子拼在一起盖了桌布,上面放了偌大的扬州城地图,以及许多凌乱的文稿。

“说吧。”厉栾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的调整着不同颜色的小旗子的分布:“打算怎么改。”

“明确功能区,南部城墙暂时全部拆除,准备扩建城区。”

“嗯?”厉栾指尖的动作一顿,抬眸笑道:“我也是这样考虑的。”

她这一笑眉眸生辉,把旁边的负责端茶倒水的几个小年轻都看懵了几秒钟。

厉栾之前带着人去管理修复城墙的事情,一去就看出问题来了。

别说南城墙,旁边的城墙也不方便大型车辆进出,虽然对于古代人而言很方便防御,但是他们的挖掘机和吊车迟早要开进来啊。

多亏当初钱凡说炸就炸,留了好几个豁口方便大型卡车进出,不然现在连卸货都麻烦。

由于扬州城这边人手紧缺,江银那边的闲置工人终于派上了用场,三三两两的开着车过来帮忙清理废墟。

“他们这边是土地私有制,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柳恣忍着烟瘾,横了一眼旁边开始点火的吴恭,开口道:“骆忒来了没有?”

“来了,老骆——”厉栾下意识地唤了一声,见没有反应,这才看见远处藤椅上又睡着的财经局局长:“骆!忒!”

“哎!哎醒了!”那个束着长发的男人略有些迷糊的直起身子来,捂着脸打哈欠道:“柳恣来了?”

柳恣沉默了几秒钟,用指节敲了敲桌子。

骆忒忙扯了个笑,坐到了他的对面:“醒了,真醒了!”

这男人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无论从容貌还是穿搭来看,都像极了一个街头艺术家。

他喜欢挑染长发,穿衣风格也是三两天一换,有时候是古板正经的官方制服,连装饰用的金穗肩饰都打理的一丝不苟,有时候又会穿着中古世纪的长袍过来上班。

得亏这是在略松散的江银镇,在别的地方这么干恐怕早就被开了。

“财政情况?”

根据《华国中央预算法》的第八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

江银镇十年前还是个自产自足的小地方,后来伴随着一批新鲜血液的注入,和众人的合力扶持,现在的经济产值已经远超于同类层次的乡镇。

国库大概是在两年前开始准备设立的,同样也采用了虹膜、指纹和声波的三重检测,里面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金条。

本来这个镇子从理论估值来说,政府持有近亿的资本,实际掌握的资本也应该有几千万才对。

但是现在时空异变之后,华元无论纸币和硬币都无法再次印发,同时存在银行里的实际纸笔才一两千万元,可以实际利用的资本更是少之又少。

金条的估值大概有五六百万华元,但到底在宋国能折算成多少,就又是一回事了。

骆忒把大概的情况交代完,瞥了眼柳恣,慢悠悠道:“你想干嘛?”

“农业改革,城市功能分区,建立大居民区。”柳恣低头写着计划方案,不紧不慢道:“顺便通个电。”

厉栾差点被冰红茶呛着。

“通电?”她擦了下嘴角,哭笑不得道:“这煤炭的供应说不定哪天就断了,江银镇都不一定够用,你想干嘛?”

“这里的农业产值可以翻几倍,情况我带着老萧去考察过了。”

等江银那边的大棚技术成熟了,就移植过来。

药厂估计还得扔在那吃灰,但等一切资源储备稳定下来之后,工厂改造的计划也该开始了。

他们需要军工厂和实用物品的建造工厂,甚至可以说,江银镇的工业区也要扩大才可以。

在2030年的时候,江银镇附近有两三个城市,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从那些城市里得到,没有建立日用品工厂的必要——建了也卖不出去,是真的浪费钱。

现在不一样,虽然他们好不容易搭建出来的太阳能和风能场全都被变没了,可相对应的,这些物品的需求量扩大,真的建小工业区还可以往其他城市兜售——他清楚扬州城和其他城市的购买力。

“当务之急,是你带着人,算清楚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建立一个兑换的关系。”

印钞技术还需要想办法解决,未来的江银不太可能使用宋国的铜币——

随便来个小工厂都可以批量生产,真用铜币会经济崩盘的好吧。

由于银行被保护的很好,国库里也存了一定量的纸币,暂时还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