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到是一条载满日本艺伎的船,思索片刻便同意船靠岸,但也命天津卫那边的水师盯紧他们。
胤禛从清溪书屋出来就去讨源书屋,到书房里见太子居然在指点两个闺女画画,很是奇怪:“太子二哥怎么这么闲?汗阿玛不会又把权收回去了?”
“不是农忙,边关无事,自从河道总督换成张鹏翮,黄河水系改善许多,今年到目前为止连小洪涝都未曾出现,孤闲得很啊。”太子道,“查的怎么样?”
胤禛:“我觉得没事,又觉得很奇怪,可是真让我说,我又说不上来。”
“暖暖,去把你额娘喊过来。”太子道。
弘暖跑出去。胤禛问:“太子二哥,二嫂知道?”
“她去过的地方比孤多,石文炳还在福州呆过几年,福州那边早年经常遭到倭寇侵袭,石文炳可能跟她说过那边的事。”太子道,“你二嫂的脑袋跟常人也不一样,叫她过来一起听听。”
书房离太子一家住的两进院子有点远,一炷香后,石舜华才过来。
她一到,胤禛就开始说:“我刚一上船,船长就跟我说他们是日本艺伎来这边表演。我进去之后也的确看到女多男少,还有很多女子的衣服首饰,以及表演用的东西。
“船是两层,女子住在上面,男子住在下面,上面不但有歇息的地方,还有几个小小的茶室,正是这个茶让我觉得奇怪。茶这个东西在日本很贵,贵族家中才会经常喝茶。不像咱们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天桥附近到处是茶摊。”
“这个茶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太子问。
胤禛摇头:“女子的箱子里也有茶罐。我怕她们私藏兵器,叫她们打开箱子的时候,我闻到一点点茶叶味。”
“听说日本艺伎跟咱们这边的妓院不一样。”石舜华道,“那边的艺伎好像不卖身。”
胤禛笑道:“二嫂,以前的妓院也多是卖艺,说都不卖身全是骗人。倭国那些东西都是从咱们这边学过去的,学的东西下九流,过了海也不会变成上九流。”
“等一下。”太子道,“孤突然想到一件事,忘了是在哪儿看到的,还是听奴才说的,在倭国当艺伎的多是男人。”
胤禛心中一凛:“您的意思少有女子当艺伎?”
“孤记不清了。”太子道,“孤隐隐记得孤当时好像还不信。堂堂男儿,随便找个事做也用不着当什么艺伎。你赶紧去查查。”
“汗阿玛还命我去天津卫。”胤禛道。
太子:“明儿再去,或者后天再去。汗阿玛若是问起来,孤帮你说。”
“是!”七月酷暑,顶着烈日,胤禛很想回家歇歇,可是意识到那艘船有大问题,依然跑去理藩院。
石舜华:“妾身刚刚听四弟的意思,日本艺伎以前来过,史书上有没有记录?”
“孤去找找修《明史》的那些官员。”太子道。
石舜华不赞同:“明初和明末战火不断,中间那些年倭寇没少侵扰沿海百姓,不可能来这边表演。艺伎这行妾身觉得是盛唐时传过去,那时好些日本人过来跟咱们学,查宋朝。他们如今的那个点茶,据说是宋朝时传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