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借种

太子思索片刻:“老八,去把老四叫过来。”

“四哥知道?”胤禩问。

太子:“安置八旗子弟那几年老四经常去天津卫,那边他熟悉。或者你找到他直接跟他说,叫他去那边看看。”

“船还在海上飘,四弟过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石舜华提醒。

太子:“老四过去了,必须得登船。船上的人不让老四上去,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对了,理藩院有会日本语的吗?”

“估计没有。”胤禩道,“日本二字虽说是千年前的武则天赐的,可咱们这边的人到现在依然喜欢称他们倭国。百姓这么瞧不上他们,甭说理藩院,整个京城都不见得能找得到学日本话的。”

太子道:“先让老四去天津卫,你找人盯着他们。去跟老九说,叫他去找会日本语的人。”顿了顿,“实在找不到就叫他去给孤学。”

“我去喊四哥和九弟,您亲自跟他们说。”胤禩瞧不上日本,觉得九皇子胤禟肯定不乐意。

胤禟听太子说倭人鬼鬼祟祟来到京城,最后又听到太子叫他学日本语,因会俄语听懂尼布楚官员拿死囚犯做替死鬼的九皇子胤禟没直接拒绝,而是说:“我先使人去打听打听。”

胤禛和胤禟出去之后,胤禟先去理藩院,胤禛回家稍稍收拾一下直接骑马去天津卫。

酉时四刻,太阳快落山了,太子才起身去清溪书屋先向康熙禀报倭人偷入京城,然后才说他已叫胤禛过去查个究竟。

自打八旗子弟去海上讨生活,只要不是大清百姓的渔船,他们是见一个扣一个,见两个扣一双。有文书自然没事,偷偷摸摸的过来十之有九有去无回。

大清的邻国多多少少知道这群人的存在,因从未主动入侵过邻国,盘踞在印度的洋人也不好说什么,更别说高丽和倭国这等小国。

正因如此倭国此次过来,老老实实派人去见天津卫的水师将军。可他们忘了沿海百姓有多么痛恨早年的倭寇,没有文书,也没有来自京师的口谕,水师就是不准他们靠岸。百姓更是恨不得他们死在海上。

胤禛抵达天津卫也没命倭人靠岸,而是乘船到倭人的船上,见里里外外没有火器,兵器也非常少,便告诉会汉语的船长他即可向康熙禀报。

船长见状,就问胤禛能不能先靠岸。

胤禛想说不行。话到嘴边换成没有皇上手谕,他身为皇子也不敢同意他们靠岸。

船长冲随从使个眼色,随后一小箱金银珠宝拿出来。

水师将军下意识看胤禛,没让他失望,胤禛脸色骤变,气氛也跟着陡然一变。

船长不懂怎么回事,便问水师将军。

将军请胤禛先回到他们船上,才告诉船长四贝勒最痛恨贪污受/贿。你们触到逆鳞。我即便同意你们先靠岸修整,四贝勒也不会同意。

船长的一口汉话赶得上京城百姓,对大清臣民有所了解,在京城时见过不少贪官,便认为大清的高官都爱钱。皇子亲自经商,肯定更爱真金白银。听水师将军说完,整个人傻眼了,连忙问将军,四贝勒会不会阻止他们靠岸。

水师将军很肯定的说,四贝勒不会这样做。

船长觉得极有可能。可如今他们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又不能返回日本,只能继续在海上飘着,一边等自己的人,一边等手谕。

胤禛回到家洗漱一番,便去畅春园向康熙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