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二、王府书院(有科普)

何昭却不同意,他认为这事恰恰说明韩非子等法家人说得是对的,“人性本恶”,夏国人之所以之前安安分分,不过是受王法和官府束约,稍有利诱,马上就会本性暴露......

午后天气正好,后院小园里,花开正盛,日上三竿,两人你来我往,引经据典,从儒和法,说到佛与道,为此事争辩了半天,说得口干舌燥,谁也没法说服谁,各执一词。

就准备晚上回去好好想想,明天来此再辩。

李星洲在一边看得有趣又想笑。

其实两人的争辩还是一种经验总结式的判断,没有深入,也没有科学精神。

对此李星洲并不奇怪,也没有贬低的意思,至少德公比朝中那些老顽固可开明太多。

景国道教与佛教比较流行,新兴起的儒士理学本身就是一种杂糅儒、道、佛的学说。

可学说本身同样不具备科学精神,因为往深处追究,人们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认知,都是遵循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

而且李星洲知道如果不干预,还会一直延续,直到千年之后,沉醉在天人感应之中的人们,被西方无情的炮火轰开过门。

所以对于秋儿,诗语她们,李星洲只让他们看《荀子》,给王府所有的管事和工匠,他都发了一本《荀子》,让他们有空看看,不管识不识字。

科学和根据经验判断总结差距是很大的。

像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变得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呢?

这种问题一出,想必会有无数专家学者,各界名人跳出来给你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说年轻人变浮躁了;有的说是电磁波影响脑电波.......;的感慨说是这代人没了心中的宁静;有的悲悯说是人心变了,没了敬畏等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答案,看起来很科学,想想似乎哪个都有那么点道理,就是说不出来道理在哪。

这就是经验式的总结,也可以称为伪科学,因为其不具备科学思维。就好比有人告诉你“躲在门后面吃羊尾巴能治口吃”一个道理,说不定还真有人能吃好了。

真正有科学精神之人,要么他告诉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