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五、黑山匪源(上)

何府小院中,李星洲和何昭对坐在紫檀木案前,何芊坐在一侧。何昭的园子里一株花都没有,都是种不同种类的竹子,看起来单调乏味,缺少趣味,不过看得出何昭是真喜欢竹子啊。

关于江州的事,德公提议他来问何昭。

因为何昭在担任开元府尹之前,先后在剑南路,宁江府任职,比起他那傻儿子王通,德公认为何昭看问题更加透彻明白,所以让他来请教。

李星洲大概也想到为什么何昭这么说了。

“为什么不好?官道一通,连通真定府、宁江府、开元府,方便戍卫边关不说,方便商旅,这些地方也会更加繁盛吧。”何芊不解的问,她的想法大概和许多普通人都是一样的。

何昭面无表情,“沏茶。”

何芊不解自己父亲干嘛板着脸,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嘟嘴乖乖沏茶。

何昭喝了口茶,叹气道:“起初先皇觉定大修官道时,朝中许多大臣也是像你这般说的。

不过他们倒不是像你一样真不知道,有些是在那一带有产业,这路修起来对他们有好处,有些则是真为社稷大局着想。可当时的真定知府......”

说到这何昭停了下来,似乎不愿再说......

何芊急了,拉了拉老爸的手臂摇晃:“爹爹后来呢?”

“后来......”何昭放下茶杯,看了李星洲一眼:“就在百官赞同,诏书将发时,那真定知府千里迢迢赶赴京城,路上片刻不曾停歇,人到的时候已瘦得跟个猴子似的,灰头土脸,跪在午门外不食不寝,声泪俱下求皇上不要修路。他说一旦路成,天下大乱,朝廷就要准备出兵平乱了。”

何芊一脸不解的看着自己父亲,脸上全是好奇,“为何会大乱?真的大乱了吗.....”

“当时自然无人理会他,大修官道是朝廷皇上和大臣们一致决定的,全国上下许多人也支持此事,如此一来木已成舟。”何昭语气沉了一分:“那真定知府姓曾,在午门外磕得头破血流,差点饿死,可先皇还是不见他,还被百姓咒骂,百官厌恶,于是他大哭回去的时候半道跳江自杀了。”

“为什么!”何芊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