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传说中的造化神功,也不过如此了吧?……”吕公著在心中想着,于是内心的敬畏与崇拜又多了几分。
便毕恭毕敬,趋步来到那位国公身前,屈膝参拜:“微臣户部员外郎、资善堂赞读行春坊左事公著,顿首再拜国公……伏乞国公教训、示下!”
于是,便将怀中带来的告身、文字、除授制书以及宫符全部捧在手上。
赵昕挥了挥手,让甘昭吉上前接过这些物件,甘昭吉检查一番,就还给吕公著然后转身对赵昕微微拱手再拜,退到一边。
“吕卿请起……”赵昕道:“赐座!”
便有人将一张椅子,放到赵昕座前左下方大约三步远的地方。
吕公著于是再拜谢恩:“臣谢国公恩典……”
然后就严肃的理了理衣冠,提着绶带,郑重而神圣的坐到那张椅子上。
因为,这在吕公著看来,是天大的殊荣!
自太祖撤座之后,历代获准可以在君王面前有一个座位的大臣,屈指可数。
当朝宰辅,也不过他父亲吕夷简、三司使晏殊以及即将来京的那位李相公,曾经有那么几次屈指可数的机会,获得君恩,得到与官家坐而论道的荣誉。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p;而其他人……
统统在君前没有位子。
士大夫们当然是很不爽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天赋人权!
而且,现实也需要,大臣们可以在君前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不然,说话奏事的时候,就会变得相当程序化。
不止大臣们没有办法把事情仔细说清楚,官家本人,也将得不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然而,面对着士大夫大臣们有理有利有节的说辞。
历代大宋君王都表示:无所谓!
因为,他们并不需要文臣们的仔细汇报与详细报告。
这种事情,内臣和派出去的近臣,就能完成的很好。
各路巡检使、军队里的监军还有矿山、港口、作坊里的监官,都是赵官家的眼睛和耳朵。
反倒是文臣们,经常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敷衍和忽悠皇帝。
事实表明,对文人士大夫,赵官家们,从来都是利用!
官家们嘴上的‘措大’之语虽然消失了,但心里面的措大却一直在那里。
这让无数人伤心欲绝,感叹哀鸣。
如今,面前的这位国公,竟一见面就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