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死心眼儿了——”
申嘉打断他:“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精明地选好同伴,和成功的人做事,自己也能成功。和失败的人做事,自己也只能失败了。‘傅苗’是不是成功的人我不确定,但你看起来真的不像是会成功的那种。”
主要是申嘉想通了一点,‘莫词’看起来就是个衰人啊!这种人选的路能是好路吗?赌场上稳赢的策略就是看准一个衰仔,他买大,自己就买小,他买小,自己就买大...反向买股,没毛病。
这就差不多是被申嘉指着鼻子骂不行了,‘莫词’气的脸红脖子粗!要是在现实中,他早就饱以老拳了!让这个学生娃知道社会人的脾气。然而现在在考核世界,‘莫词’打‘夏林深’一顿只会让他陷入麻烦。
他可不想因为‘暴力’的关系,让本来平平顺顺等待考核就好的,平白多出波折来。
原地平复了一会儿,按捺了要爆发的脾气,他这才快步赶上大部队,然后一起被领到了一个会客厅。
关音注意到,这个会客厅墙壁上挂的摄影作品都很有意思,乍一看会以为是著名的摄影作品,不然不会作为装饰。而且以人物的特写为作品内容,在现代摄影作品中也很常见——但这不是摄影作品。
艺术作品之所以是艺术作品,必然是有所表达的,这些相片里没有那些表达。
当然,更重要的是,拍这些照片的手法,完全不是摄影师的手法。
关音不是想要吐槽这些照片的拍摄手法多外行,光线如何不讲究,她只是意识到这些照片上的人脸都有着饱满的情绪,哪怕是外行人都可以根据她们的表情判断出他们那一瞬间的念头。
这显然很符合这间实验室的主人,罗斯博士的研究。
不一会儿,一个头发稀疏,人却相当精神,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先生过来了。他就是罗斯博士,他对他们这些富豪子女显然没什么耐心...虽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愿意‘屈尊’给一群夏令营的孩子讲课,但他的心情却说不上好。
如果真的是普通夏令营孩子,那还好了。他平常也有去一些青少年中心演讲,为‘微表情’这门学科做一些科普推广工作。然而,他知道,这只是一群富豪子女来满足好奇心而已。
只能说学者的悲哀就在这里,学识是无价的、脱俗的、不会被物质拖累的,但学者会。
事实上,罗斯博士眼下要做自己不喜欢的做的事情,他是带着理想主义者的悲怆与牺牲精神的——虽然他从事的是科研工作,但他青年时代起就是个文艺青年了,喜欢诗歌,会三种乐器,也能画几笔油画。
“先生们、小姐们,跟我来,不要叽叽喳喳,实验室里需要安静。”罗斯博士是个老宅男了,言语上是现在很少见的‘浮夸’。对此没什么好说的,做研究是会放大一个人的性格的,本来只是有点儿夸张的人,在这里变成这样也很正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毕竟他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外界对于他们这些‘天才’又往往有着相当的包容,佷容易就宠坏了他们。
关音他们跟了上去,随罗斯博士一起参观这间微表情实验室——微表情是研究人的学科,所以和想象中的冷冰冰的、充满各种化学试剂的实验室不太一样。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东西稍稍满足了大家对‘微表情’这门高大上学科的想象,比如说某个房间里的测谎仪。
虽然看到那玩意儿之后,申嘉就忍不住对关音吐槽:“那个根本不如医院里的机器,医院里多的是监控身体情况的机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一个比一个贵,为什么ICU那么贵......”
测谎仪听起来像是一个机器,但这其实只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很多机构都称自家有测谎仪,但他们的测谎仪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测谎仪是没有严格定义的,最基础的综艺节目里玩心跳游戏的小机器也可以说自己是测谎仪。而高端一点的,CIA、摩萨德、MI6这些地方用的,测谎仪要监控和分析的数据就多多了,精确度的要求也不同。
这就像老家城市里的塑料厂里有一个实验室,是研究材料的,然后杜邦实验室也是研究材料的。大家都说自己是材料实验室,但那完全是两种东西一样。
不过,医院的机器还是站在这条鄙视链的顶端的。
测谎仪所要用到的监控用仪器和分析用仪器,都是从医疗仪器脱胎的。特别是其中一些昂贵的仪器,往往是阉割版...并不是需要用到这些测谎仪的部门没钱买不起好东西。而是医院的仪器大家知道那是有用的,所以愿意投钱。至于测谎仪,这东西的效果很多时候还不被接受呢。
其实这家微表情实验室没有多少东西可看,所以能看的看过之后,罗斯博士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一间示教室。他平常在这里为自己的研究生上课...他就像平常一样,打开了电脑和投影。
幕布上出现的是六张脸,每一张脸都代表了一种情绪。罗斯博士并不是以幽默健谈、善于讲课闻名的那种学者,当下他只是清了清嗓子,就开始讲解起来:“micro-expressions,是的,我们现在要说的就是它。”
旁边的翻译将‘micro-expressions’翻译成了微表情,对此关音不想说什么。她能看到的书籍上也是这样翻译的,但其实更合适的应该是‘微表达’。因为对华夏人来说,说到‘表情’,总是会想到脸上的神色。而事实上‘micro-expressions’说的不只是脸上的表情,还有肢体动作等。
如果非要说微表情的话,也只能说‘micro-expressions’是微表情加上微反应。
翻译的速度不疾不徐:“你们需要明白‘微表情’正是情绪的外化,有情绪,注意是‘真实的情绪’,就必然有表情,有表情则不一定有情绪。曾有一位女士询问我,如果经过训练,可以用理智控制表情吗?人毕竟是理性至上的,不是吗?”
“普通人日常也可以接触到一些极为坚强的人,遭遇磨难也能掩饰自己的悲伤,连身边的人也不能察觉到。另外,还有一些特别虚伪的人,他们似乎也很擅长掩饰自己。”
“我回答那位女士,表情或许可以控制,但‘微表情’不可以。当面临‘有效刺激’时,人的生理会做出反应,向外会影响到表情与身体。这是必然的,这是人体的底层逻辑造成的,根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