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晋江独家

按照小叶子说的,陈水秀退了大伙自个儿做饭。家里攒的东西派上了用场,三个娃娃吃得饱饱的,有蜂蜜水喝着,营养也跟得上。

公社成立后,就办起了托儿所。一个大院子,有保育员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戏,很正规。

继国和继军上了托儿所,就从姥姥家搬回来了。可一得空,还是往姥姥家跑。陈水秀照顾家里,每月按时拿生活费。陈王氏不肯收,可她硬是要给。

要说,娘家那边不用担心,都有口粮标准。月初,大川拿着粮本去粮店买粮食。一家人没吃食堂,自个儿做饭节省,倒是影响不大。

为了节约粮食,江玉梅来镇子上上班,揣着一个杂面饼子。继霞和继文住校,也不往伙房交粮食了,自己带饭,搁在陈水秀那里热一热,跟小叶子一起吃。

陈水秀记着玉梅姐,赶着中午吃饭,就去喊玉梅。江玉梅不好意思,总是找个借口避开。实在避不开了,才过去喝点热汤。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就像回到了过去。

江玉梅很怀念那段时光,可她跟水秀还是分了家,有了各自的生活。

长河在县里,就没那么方便了。

他正在长个子,胃口惊人,总觉得吃不饱。可粮食紧张,他是晓得的,就把饭量降了下来。章怀良心疼,想给长河找个吃饭的地方,可这会儿家家户户都不宽裕,去哪里都不合适。

章老爷子说:“怀良啊,让长河去长瑜家搭个伙儿。”

章怀良嘴上答应着,到底开不了口。

章长瑜倒是很客气,赶着星期天就把长河叫到家里,甭管好赖,热乎乎地吃一顿。李秀云也很懂事,没把长河当外人。

“长河,多吃点,可不能影响学习哦!”

长河成绩不错,立志考大学,就像继业那样。继业从省大毕业后,留在了省城,给几个娃娃树立了榜样。

*

到了六月,夏粮收获了。

可收成不好,因为干旱减产三成。可上面调拨粮食,还是按照去年的指标。这么一来,社员们的口粮定额又减少了。

队里把希望搁在了秋粮上,只要秋粮丰收就不怕了。殊不知,灾害天气接二连三,持续了近三年,影响范围很大,对全国人民都是一个考验。

章小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

再过一个月就初中毕业了,赶在困难时期去县里念高中,对她也是一个考验。

陈水秀觉得小叶子成绩好,不如上个中专?章小叶不想上中专,咬紧牙关也要上大学。继霞倒是很犹豫,如果能考上中专,由国家养着,家里的负担就减轻了。

可中专哪是那么好考的?得成绩拔尖才行。

章小叶给继霞、继文辅导了一个月。只要抓住考试要点,还是能拼一把的。

作者有话要说: 换了一下文名,反正都是一个意思~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