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晋江独家

生活好了,章老爷子的脾气也没那么大了,章怀良也很少挨骂了。

当然,也有美中不足。

长青和水秀都很年轻,却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有嫉妒的就说怪话:“有钱咋了,还不是守活寡?”

对陈水秀来说,她已经习惯了分离,长青不在跟前也不觉得了。

这些日子,长青半个月写一封信,很少提及工作,倒是叮嘱她好好学习,说文化太重要了。可家里一堆事儿,玉梅姐又即将临产,哪有时间上课啊?她想放弃,可长青在信里说,他正在学文化,就怕自己落后,跟不上形势。

章小叶也给娘鼓劲儿,说:“娘,家务活儿是做不完的,就搁在一边好了。”

识字班的韩同志也说:“水秀妹子,你好好学,争取念到小学毕业。”

陈水秀白天没空,就晚上去听课。

章小叶陪着娘,听到一半就睡着了。家里面,长志和继宗都念过私塾,识几个字儿,看到水秀这么用心,也跟着去听,顺便把接送的任务担下了。

江玉梅挺着大肚子,也不肯闲着。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她说:“秀儿,俺也去听,不然,就落后了。”

一家人都在进步,章小叶开心得不得了。

这是解放初期的一大特色,从城市到乡村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

在旧社会,受教育是有钱人的特权,穷人吃都吃不饱,哪敢往这个上面想啊?可新社会就不一样了,人民当家作主,扫除文盲成了核心任务。

打去年开始,县里召集了一大批文员、学生,随着工作队下到各个镇子、村子,开办夜校、补习班、识字班,免费传授文化知识。

对村民们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

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大人孩子都学起了文化。当然,也有封建脑筋,看不惯女人读书识字,就想着法子阻挠。

章老爷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见孙媳妇去上补习班,就骂怀良。

章怀良装着听不见,有空了也跟着听听。长青写信说过,没文化可不成,建设新中国不能靠睁眼瞎,更要培养几个科学家,才能更好地做贡献。

*

日子一恍而过,转眼到了秋天。

章长瑜回来了,给亲戚们报了喜。

他要成家了,对象是一个女教员。去年从学校毕业,在小学校里教书。县里开会,女教员跟他坐在一起,说了几句话,就认识了。后来,又碰见过几回,打了招呼。人家对他有意思,把他的情况都打听到了,就托人传话。

一开始,他觉得比人家大十岁,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