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流言

于是宜妃总有听众,还有得到外头消息的渠道,宫里宫外的流言就实现了与时俱进。

前情述清,此时且说回皇后吩咐众人,都不许跟着传谣言,也不许抱怨册封礼推迟二十七个月的事儿。

诸人再次应下:皇上正为了这事儿不痛快,哪里能顶风作案。

齐妃为了刚才皇后专门看她的那一眼,还特意剖白了一下自己:“皇后娘娘放心,别说我们这些皇上的嫔妃们自不会听那些不入耳的糊涂话,便是旁人,只要心里明白,哪里能信这些话呢。”

皇后颔首:“这话有理,流言如风过耳,不必理会,自然就止了。”

在皇后看来,别说宜妃这个秋后的蚂蚱了,连太后娘娘不也熄火了吗?到底是后宫的女人,又都有儿子作为软肋,皇上只要拿住这一点,她们很快就会闭嘴。

唯有宋嘉书心里知道,这事儿不会这么简单过去。

宜妃并不是这些流言的制造者,充其量算个传播者。

真正的根子,还是落在宫外。

--

搬入景仁宫的第三日,宋嘉书迎来了皇上。

彼时宋嘉书正站在院子里抱着手炉,饶有兴致地看花匠们移树。

腊月里可选的花木不多,梅树就是其中之一。

且说通过这回选花木,宋嘉书居然体会了一把网上购物的感觉:她对着花木单子上勾选了几种感兴趣的花卉木植,之后花匠们还就她勾选的花木,送来一厚本画册再供她进一步挑选。

花房了解了熹妃娘娘的喜好,很快就派人上门来移树了。

皇上从门口进来的时候,宋嘉书还有点恍惚:因是孝期,皇上仍是素服,所以看起来跟当年宋嘉书初见,一身仙风道骨走进凝心院的四爷没有什么分别。

好似时光倒流一般。

景仁宫的宫女太监,并花房的匠人们跪了一地。

宋嘉书按着内务府嬷嬷来重新演示过的规矩,福身请安。

皇上摆手免了礼,然后看了看移栽了一半的老梅,点了点头:“这株老梅倒是不错。”

花房匠人们欢喜的差点没背过气去:自打新帝登基,内务府的人全都紧着皮子,都说新帝严厉且挑剔,动辄得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谁成想今日他们竟然得了一个好的考评。

皇上看过树就往里走。

白宁带着人上茶后,皇上便命宋嘉书坐,然后捏了捏眉心道:“朕方才去看了看皇后,只是临近年下,皇后初次入宫主理过年之事,颇为忙碌,朕就过来看看你。”

皇上入后宫,第一日自然该留在皇后处,只是雍正爷本就劳乏,只看着皇后一脸严肃的侍立在旁,就觉得更累了。

兼之不断有内务府的人来回话,雍正爷索性就让皇后安心忙着,自己先走。皇后也没挽留,恭恭敬敬将他送了出来。

皇上在皇后的钟粹宫门口上了龙辇,略一沉吟,便吩咐到景仁宫。

熹妃有一点跟自己格外契合,她收拾东西整齐麻利,让人看着舒服。皇上想着自己登基不到一月,宫里处处都是在重新收拾着,妃嫔们更是才入宫三日,想必也还乱着。

熹妃宫里,估计就是现在最利落的地方了。

皇上脑海里浮现出凝心院的库房和满院子按颜色晾着的手帕,觉得心里舒爽了一点。

如今景仁宫地方可大了,足够让她收拾的了。

皇上方才一进景仁宫,除了看见熹妃正抱着手炉旁观移栽梅树外,也见景仁宫中处处条理分明。连正殿外的八盆蝴蝶兰都对的整整齐齐,横平竖直,而且蝴蝶兰上还绑着绸带,使得所有垂下来的兰花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让人看着就舒服。

及至进了屋里,见与凝心院差不多的布置,皇上就更多了一种熟悉的舒坦。

而宋嘉书听说皇上是先去看了皇后,心里也就放心了。

此时皇上随手翻看桌上花房送来的花卉本子道:“凝心院到底太小,如今这院子也大了。你的景仁宫侧殿和后殿,以后朕也不打算放人了,你自己看着收拾吧。”

弄个人进来,若不如钮祜禄氏利索,自己以后看了也难受。

又道:“还有这些草木——朕知道你是省事的,凡事不争,只怕不肯要顶好的。那朕就做主,给你选些。”还拍了拍自己身边的榻,示意宋嘉书坐过来:“你春日里易起花粉疹,且自己来看看那些花受不得。”

白宁和白南带着宫女们悄悄退到门外。

宋嘉书就着皇上翻册子的手看了几页,不由笑道:“虽说宫里都是名种,可我总想着凝心院那棵石榴树。”

她一时习惯,仍是说了我,皇上也没有在意。

他也想起了那棵石榴树,就在几个月前的中秋,他还亲自上树给皇阿玛摘石榴呢。

谁成想,才几个月便是沧海桑田,如今自己已然做了皇帝。

“既如此,就叫人将那棵石榴树移到这景仁宫来。”

宋嘉书先是一怔,然后又了悟:是啊,如今的四爷已经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她把凝心院看做回不去的地方,可对四爷来说,他想去哪儿,想要雍亲王府的东西,只需要一句话的功夫。

宋嘉书想到自己的石榴树,站起身来认真谢恩。

雍正爷也笑了笑:“那是棵好树,结的好石榴。叫匠人们细心些,等来年中秋,就又可结果了。到时候让弘历依旧上树去摘去。”

两人就着花木和孩子的琐事,闲谈了小半个时辰,便到了晚点的时候。

宋嘉书便问道:“爷在这里用吗?”问完才反应过来:“皇上,皇上您要在这里用吗?”

皇上伸手扶了她的胳膊,阻止了她起身请罪,只道:“无妨的。”

然后才颔首:“叫人安排素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