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目光就先看向了那位管着针线房的陈平家的,“那我就先问针线房的事,陈嫂子也听听我说的是不是齐全。
我知道咱们府里,算上城外休养的太爷和在西府老太太跟前儿养着的小姑姑在内,总共不过六位主子。
我想着针线房必得准备府里六位主子份例里的四季年节外加生日的衣裳鞋袜。”
米娜看了陈平家的一眼,见她点头认可,才继续说:“此外就是给西府老太太年节生日的孝敬,还有族里长辈年节生日的孝敬。”
“奶奶说的是,可不就是这么样子。”
“至于府里下人,我瞧着家里几百口子,不见得衣裳都是家里做的。”
“奶奶英明,下人的衣裳都是外头采买的成衣,实在家里人口太多,针线房也做不过来。”
米娜点点头,哪怕下人们每季只有两身衣裳,算起来也得好几千套,针线房的人就是长着八只手也做不过来。
“再就是家里用的床帐帷幔,还有各处的靠枕坐垫,以及车马轿子的车帘子。
以上就是我想着针线房一年的活计,可是还有什么错漏?”
陈平家的一个劲的奉承,“还是奶奶想的周全,可不是针线房一年到头就是这些个活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r />
米娜点点头,“这些活计应该按照日子都有定例,你们针线房也是做惯了的,该是不用重新安排。”
陈平家的拿不准这位新进门的少奶奶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把每人每处的定例都说了一遍。
“回奶奶,咱们府里各位主子以及各处用度,确实都有定例。
从太爷算起,每季八套衣衫鞋袜,都是随着给玄真观的供给按时送去。大爷大奶奶是每季六套衣衫鞋袜。至于咱们蓉哥儿和少奶奶的定例是每季四套。
各处所需的床帐被褥那些个,也都是有例按时更换的。
另外,只是除了西府老太太每逢年节和生日要孝敬一套衣裳,族里的长辈们都是直接给布匹的。”
米娜点头表示知晓了,听她们话里话外从来没有提到惜春,心里就猜度着尤氏和贾珍也从来没关心过那个唯一的亲妹妹。
原著里都说惜春的一经吃穿用度都是跟迎春,探春一个样的,那就说明宁国府这边确实是没有额外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