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安娜.卡列尼娜(46)

用奥布隆斯基的话来说,天地下恐怕再没有比他妻子

更高尚的人了。

对狗男人这么明显的恭维,多莉只回应了一个假假的笑容。

别说她在外头早就听多了这些恭维话,叫她本来就有些底子的脸皮又加厚了几个度,早就对此有了免疫能力。

就只因为这些话是从渣男嘴里说出来的,多莉表示她一个字都不会相信。

不过多莉倒是没有骗人,她今天的确需要去一趟沙龙。

因为急需大量资金的原因,多莉提高了沙龙接待客人的能力。所以相应的,那些特制的美容、美体、美发产品的需求量,也跟着不断增加。

当然所有的产品必须要由多莉亲自经一下手,才能在金手指的加持下出来特别出众的效果,这也导致她最近的工作量着实不小。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经过了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天,多莉的学校和医院也终于竣工。

在这期间,安娜早早的就被多莉召唤到了莫斯科。

当然是为了叫这个聪慧能干的女人,为学校和医院的筹备工作出力。

是的,安娜是非常的有才华并且能干的。她回彼得堡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自己创作出来两本儿童读物。

虽然根据她自己说,这要归功于多莉的善举给了她灵感,但是多莉却更加相信这该归功于她自己本身的才华。

毕竟原著里,安娜在跟沃伦斯基私奔的那段日子里,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也曾经写过一本儿童读物,甚至差一点就正式出版了。

所以多莉大大的称赞了她的才华之后,更毫不犹豫的奴役起了这位美丽的卡列宁夫人。

他们两个几乎扎根在了乡下的庄园,每天都要去学校和医院,还要跟不同的人会面。

因为多莉必须要慎重挑选校长和院长的人选。

两位贵妇几乎给身边所有认识的人写了信,请他们帮忙推荐合适的人。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当然这个概念是多莉提出来的),最终在了解过这些人的背景、经历以及学历、品行之后,才最终决定了人选。

学校的校长是柯兹尼雪夫推荐来的,一个博学、睿智又为人宽和的教授。

这位米哈伊尔先生,是从一所中学退休的教授。他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给多莉的学校当校长,简

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位校长先生上任之后,很快就招聘回来足够的老师。其中好几个人,都是他亲自教导过的学生。

于是在课桌椅还有教材以及老师都到位以后,学校也迅速的招收到了第一批学生。

由于多莉的学校启蒙部分的教育完全免费,中学部分的教育收费也很低,因此这些人参与报名的积极性可高了。

只是了解到这附近的穷人,之前一直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第一批学生的招收条件不得不一再的调整。

基于这些不可忽视的实际原因,还有那些超龄的孩子们想要学习的**太过强烈,最终通过商讨之后决定,招生年龄定在八到十五岁之间。

而且跟其他学校不同的是,多莉这里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接收。

只不过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多莉不得不把一所学校分割成两部分。专门圈出一幢房子当成女校,还特意聘请了一位女校长和几位女性教师。

当然不管男校女校,都由米哈伊尔先生直接负责。

可惜有时候不管你计划的再好,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俄罗斯绝对算的上地广人稀的国家,这也就导致了一些慕名而来的学生,没有条件天天回家。

因此多莉和安娜不得不考虑提供食宿的事情。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出于对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长远发展的考虑,经过几番讨论之后,多莉提出了可以给一些付不起学费和食宿费用的学生,提供一笔助学贷款。

“如果一样东西得来的太过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人们往往就不容易珍惜。”多莉对安娜还有校长先生说,“因此我们需要叫那些学生知道,能得到学习知识的机会,是需要他们付出一定代价的。”

她率先提出这种概念,并注意观察了一下另外两个人的表情,见他们只有吃惊好奇,并没有强烈反对的情绪,便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拟定一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还款协议,叫那些愿意接受中学教育又付不起学费和食宿费用的孩子们签订。

明确的告诉他们等毕业工作之后,要偿还这笔债务。”

安娜和米哈伊尔先生,正仔细阅读着多莉在律师的帮助下起草的协议。

他们发现这笔贷款的金额其实并不大,而且几乎都没算什么利息,对于那些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优惠的条件了。

而且有了中学学历,只要这些学生肯努力工作,还款对于他们来说算不上多大的压力。

“哦,多莉,我不得不说你这个想法真是妙极了。

这样一来既可以缓解一部分学校的资金问题,有能给孩子们一点压力敦促他们努力学习,又不会成为他们太大的负担。

简直是个天才的办法。”安娜一双美丽的眼睛,崇拜的看着多莉说。

就连这位和善的校长先生,也不得不赞同奥布隆斯基伯爵夫人的想法。

多莉被两个人如此推崇,倒叫她难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她好在没有晕头,继续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另外我还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那些男孩子们可以用一些体力劳动换取酬劳。女孩子们可以做点手工活,也能拿到外面换钱。”

“可是多莉,他们只是孩子,能做什么呢?而且他们还要学习。”安娜有点不可置信的问道。

“你放心,安娜,我指当然会体谅他们的情况。

我说的体力劳动也不过类似去附近的树林拾柴,从水井里打水,打扫校园,甚至从树林打到一些野鸡野兔之类的猎物,都可以换一些钱财。”

随着多莉的话,安娜和米哈伊尔校长的脸色总算慢慢的放松。

“至于那些女孩子,在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余,还可以在厨房和洗衣房帮忙。

甚至他们跟女老师学了针线手艺,也可以做一些针线活,尤其是织一些花边,再由学校派人出面出去换钱。

这些活计虽然都换不了多少钱,但是对那些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笔收入呢。”

这时候,办公室里的另外两个人已经跟着点头了。

得到鼓励的多莉更加有了精神,她继续兴致勃勃的说:“而且咱们还可以设立一笔奖学金,用来奖励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孩子们也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多莉这里侃侃而谈,安娜和米哈伊尔校长的眼睛也跟着越来越亮。

两个人对她简直赞不绝口,并且事情很顺利的就安排了下去。

看到学生们对新政策欢呼雀跃的

样子,多莉心里也算是松了口气。

她是真的为学校的未来担心,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还好,总能想办法赚到钱维持学校的开销。万一哪天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怕学校就会立刻陷入困境。

不如一开始就叫学生们养成勤工俭学、自力更生的习惯,总比将来断了供给就毫无办法来的好。

学校的运行很快上了正轨,接下来多莉就该头疼医院的事情。

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甚至是一些理念,跟她上辈子所见所闻尤其是所了解的中医养生知识,在很多地方都大相径庭。

在多莉的概念里,姨妈来了喝姜糖水,感冒发烧喝白开水,要是得了其他的并,那就上医院找医生。

可是在这个时代,那些人讲究的是动不动就放血,不管什么病都先放点血。

这叫多莉心里止不住的担忧。

她本人当然对那个放血疗法不能认同,但是由于对西医方面知识实在匮乏,就连想提个可行性建议都无从说起。

于是她就选择任命卡列宁先生推荐来的,那位塔特林医生作院长。

这样做的原因,知识出于对那位推荐人的信任。

因为多莉实在太害怕,由于她自己的失误找来一位庸医,到时候她办的这家医院,别说想治病救人的目的没有达成,也许还会成为害人性命的黑心医院。

多莉的这种莫名的焦虑,作为亲密伙伴的安娜自然也察觉到了。

她有些不明白,在对待学校事务那么游刃有余的多莉,怎么在医院的事务上却显得如此的没有信心并且如此的焦虑。

“放轻松,我亲爱的。”实在看不下去的安娜只能努力安抚自己的朋友,“虽然我不明白你在担忧什么,但是我可以向上帝保证,你真的已经做的很好了。便是换了任何一位男士,都不见得能比你做的更好。”

在医院的那间多莉专属办公室里,安娜端了一杯咖啡放到眉头紧锁的多莉面前。

听到好朋友的安慰,多莉对她露出了一个勉强的笑容。然后才深深叹了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