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那日的事情于苏国团队而言似乎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培训班的学生们来说,却成了敦促他们拼命前进的重要节点。
从那一刻开始,“造原.子弹”在这群十几二十岁的少年人心中,不再只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更成为了他们年轻生命里最重要的奋斗目标。
向前,再向前!加快,再加快!
为了祖国的自由!为了华夏的尊严!
而在他们不知苦累的拼命学习之时,全国还有更多的同胞,也都在为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奋不顾身。
数以万计的人民自愿加入危险的寻矿、采矿队伍,赤手空拳从地里刨出一块又一块铀矿石。
电影《金银滩》悄然下架,华夏首个核.武器基地——221厂,在无数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军人以及技术工作者的血汗之下,默默于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拔地而起。
成千上万的部队战士们从飞沙走石的戈壁滩,辗转前往枯骨累累的“死亡之海”,勘察、寻找合适的核试验靶场。
华夏第一台回旋加速器调试出束,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原子反应堆紧随其后实现首次临界。
这一切,都代表着国家正一步步跨进原子能时代。
然而就在大家都在为这些喜人进展开怀,为即将来临的成功欢欣鼓舞之时,“决裂”的步伐却已悄然而至……
首都北郊。
张树森风尘仆仆地从湘南出差归来,同领导汇报完工作,第一时间来到学生们所在的理论研究部。
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了庄星苒的声音。
“还是不对,结果都和之前算出来的起始弹道不匹配。以馨、耀辉,你们带组员从上次的数据重新进行计算,每组再各自细分成两组,分阶段核算,方便出现不同结果时缩小排查范围。”
“好的。”
众人没有异议,迅速分配好核算任务,井然有序地回归座位,重新投入到计算当中。
一时间,室内又剩下熟悉的拨算盘声。
短短一年多学习工作的时间,这些学生便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成长起来,飞快地褪去了当初的青涩,俨然都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
张树森在门口站着看了会
儿,疲倦的眉目间尽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