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龙吟9

培训教室就设在研究所北部的一排简陋平房里,离研究所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以便理论部的研究员能够有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尽快教给学生们更多的原子能基础理论知识,确保之后有效对接苏国专家的指导教学。

庄星苒远远看到前方的那一排房屋,四面墙一面瓦,教室旁边连着的就是学生宿舍,看上去不像正经房子,倒像是临时搭建的避难棚。

此时正是首都最热的季节,一走进去,蒸腾的热浪便扑面而来。

难怪郑昌之前说会辛苦,这样的条件确实苦,一节课上完,衣服裤子都能全部汗湿了。

可是张树森却显然早已习以为常,室内坐着等待上课的学生们也都如此,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现出不满。

但大家对艰苦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没有异议,对半道塞进来的庄星苒却似乎没有那么欢迎。

就连张树森简短介绍后,教室里的掌声也是稀稀落落的。

原来,有个叫康以馨的女学生长辈就在研究所任职,前两天便偶然得知班里要来个新同志,不仅没有上过大学,还是走的“特殊渠道”。

这个消息很快在私底下传播开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对于这群首都大学物理和数学系出类拔萃的学生而言,能够被选入如此重要的项目,心底都为自己感到光荣和骄傲,突然说队伍里塞进来个名不副实的“南郭先生”,大家难免有所排斥。

庄星苒却半点没有发现众人隐隐打量她的视线,抱着书在最后排的空位坐下。

为了避免不久后和苏国专家存在语言障碍,庄星苒现在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把俄语学会。

当她发现目前培训的理论知识,之前译制书本时便已经自学或经由张树森教过后,更是将重点都放在了俄语学习上。

于是当别人自习的时候,她在背字母表;别人做题的时候,她在备注音标;别人课后讨论的时候,她在苦恼俄语为什么有那么多调型……

庄星苒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沉浸式学习,落在其他人眼里,却更加落实了她“基础差听不懂课,连高中必修俄语都没学好”的事实。

这天,张树森上完课,要求大家两两分组合作完成数据测算的作业:“……陈雪芳、肖钢一组,赵莉、钱耀辉一组,康以馨、庄星苒一组……这次计算量不小,你们只有两天时间,加油。”

说完,张树森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康以馨突然站起来。

“老师!我能不能换个搭档?”

张树森手上动作停了停,问:“为什么呢?”

康以馨抿了抿唇,直接道:“我数据测算是弱项,想和擅长的同学一组多学一些知识。如果是庄同志,我怕到时完不成作业。”

张树森听后眼睛里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抱起文件资料,留下一句“那你们俩就得多努力了”,便先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