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买炸串,也就买个一两串尝尝,已经买了里脊肉,就不会再去买炸香肠炸年糕。
陈小芬招呼了几句之后,就一直忙着,稍稍得闲,她才转过头朝着石振和石大林道:“多亏了你们啊!这摊子,生意真好,我看着一天下来,我们应该能挣不少!我总算不用在家锈那个花了,那活儿干着憋屈。”
石振闻言笑起来。
赵美云和赵秋娟特别有耐心,给衣服绣花这样的活儿,她们能一干一整天。
但他大伯母其实是没有这个耐心的,他大伯母以前在村里,就喜欢到处串门,跟人说话聊天……让她在家做针线,她自然觉得难受。
石星星其实也是这样的人,轮耐心还比不上石星朝呢。
要知道这可是个,当初会跟他打架的女孩子!
不过前些日子他们家花钱多,所以虽然不耐烦,他大伯母还是天天绣衣服。
石振道:“伯母,你怎么想到往里脊肉上打鸡蛋卖的?”
陈小芬道:“这不是昨天在家,我懒得做饭,往里脊上打个鸡蛋给家里人当菜吃,他们都说好吃么!”
鸡蛋用油放铁板上煎,其实怎么都是好吃的,中间还包了里脊,外面还撒了调料,就更好吃了!
正聊着呢,那两只鹌鹑炸好了。
陈小芬捞起来,问石振和石大林的口味。
石大林不能吃辣,石振则是能吃辣的,陈小芬拿着椒盐粉,辣椒粉什么的一通撒,然后把鹌鹑给了石振和石大林一人一个。
这鹌鹑很完整,脑袋都在上面,因为整个身体被撑开,看着还挺大。
石大林拿到手,一口就把鹌鹑脑袋咬下来了。
鸟儿的骨头本来就脆,这鹌鹑炸过之后,骨头可以直接咬着吃。
石大林把鹌鹑的脑袋咬地“咔嚓”作响,看着特别有食欲。
石振见状,也一口咬了下去。
两人在这边坐着吃鹌鹑,有来逛街的人看到了,就问鹌鹑的价格。
陈小芬道:“这个啊!要五块钱一只。”
石振听到陈小芬说的价格,被惊了惊。
五块钱……这真的有点贵了!
然而,那问价格的人,竟然还真的买了:“给我来一只。”
陈小芬立刻就把一只鹌鹑下了锅。
等这个客人拿着鹌鹑心满意足地走了,石振他们也把鹌鹑吃完了,石振趁着陈小芬有空,问她:“伯母,这鹌鹑怎么卖这么贵?”
陈小芬道:“有些人就喜欢买贵的。”
陈小芬这话,还真没错。
有些人就喜欢挑贵的买。
比如说大家一起去逛街,别人买五毛钱一根的炸香肠,自己买一块钱一根的炸香肠吃,顿时就觉得……自己更有面子一点。
这样的心理很多人都有,这时候的人尤其如此。
陈小芬摊子上的炸鹌鹑作为全场最贵,怕是有不少人会买来,吃给别人看。
要的就是让人知道,他们有钱!
石振和石大林在这边坐了一会儿才回去,他们回去的时候,赵美云坐在外间的躺椅上,正跟赵秋娟一起看电视。
不过她只看电视,赵秋娟一边还在绣衣服。
看到石振,赵秋娟问:“阿振,听说你买房子了?”
“是啊。”石振道。
“能带我去看看吗?”赵秋娟之前不在,现在也想去看:“不一定要今天,你啥时候有空带我过去就行。”
“我今天就有空。”石振笑笑,又带着赵秋娟去看了看。
赵秋娟看到那房子,同样有点失望,而石振跟她说的话,就跟和石大林说的不一样了:“姐,房子虽然破,但修一修就好了,买房子不能看这个,要看它附带的价值!就这么说吧,你要是有个房子,户口迁过来,你的孩子就能在这边读书了,不用出借读费!”
石婷的借读费,他当初可是出了不少的。
不过那也没法子,当时他没钱买房子,也没有合适的房子给他买,迁户口还麻烦。
再早几年,这边农村有钱人,给自己的儿女买个户口,就要花几千上万。
这几年的话……大约是为了城镇化率,最近安山镇附近的一些村子,要求每家每户,都抽出一个人,户口改到镇上去。
大部分人家都把孩子的户口改成了非农,也有少数人见不得自家孩子的户口不在自家户口本上,于是把家里七老八十的老人的户口改成非农。
石振给赵秋娟说了说两边教育的差距,再说一说借读费什么的,赵秋娟顿时更想买房了。
不过这时候大部分房子,没石振买的这个这么便宜,一些房子还是厂里分的,不好买卖……赵秋娟要买到合适的房子不容易。
石振觉得她不用着急,多等几年,再攒攒,她就能买到新盖的好房子了。
带家里人看过房子,石振就回了家。
今天是星期四,明天又是大礼拜,关白羽也该回来了。
等明天,他肯定还要带关白羽去看那破房子。
此外……这房子怎么修,他也要设计一下。
把房子全部拆了盖成两层三层的肯定不行,但稍稍高一点,绝对没问题。
石振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翻新,加盖一个可以放货物的小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