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完(全文完)

武定十年秋,桓烨帝身染重疾,崩于紫宸殿,临终前立下遗诏,着睿王楚子珏继位。

次年,睿王即位,登丹凤门城楼改元换号,定年号为承光。

承光元年,新帝力排众议,立先帝贤妃孟清漪为后,且下旨免了当年采选。

承光三年,皇后诞下嫡长子,帝心大悦,亲临殿台封嫡长子为太子。且在朝臣再次提出采选之时,以国嗣有望为由,挡回所有上奏。

眼见太子之位已定,朝野上下持续了三年的反对之声逐渐销声匿迹,再无人提及皇后出身。

承光四年夏,今上车驾离宫至行宫避暑,因太子尚幼,并不适宜出行,故留在宫中。

.

观风殿中,孟清漪靠着身后的凭几,右手撑着自己的额间,似乎有些不适。

软榻边上是跪坐着替她捏腿的小宫娥。

饶是殿内放了大块冰雕,也有旁的宫娥在边上打着扇替她扇风,孟清漪额上还是有细密的汗珠沁出。

芷乔见状,便拿着帕子替她细细擦去沁出的汗水。

“娘娘。”芷乔轻声道,“殿内过于闷热,您不若出去转转,或者去先前您同……”说到这,芷乔声音一顿,最终收了声。

后山上那处地方,是当初孟清漪同顾素未一起待了一天的地方,自从顾素未离开后,她便一直有些郁郁寡欢,若非顾素未时常会叫人递信入宫,她只怕心中会更抑郁。

见芷乔这副小心的模样,孟清漪叹口气,接着摒退左右,唯独留下对方。

“不必如此小心。”她道,“当初知晓素未并未因长安殿中的大火而丧生时,我便已是很庆幸了。”

顾素未当初假死一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就连芷乔和知秋,都是孟清漪之后方告诉她二人的,而楚子阑一事,知晓的人便更少了。

“对了,知秋回来了么?”孟清漪问道。

那天晚上顾素未与她夜谈时,曾嘱咐她,让她替自己照看知秋。

其实就算对方不说,孟清漪也不会置知秋于不顾的。因而在那之后,她便将知秋调至自己身边做事了。

此番来行宫避暑,她带了芷乔并知秋来,而今晨知秋早早便来告假,说今日自己要去行宫山下一趟。孟清漪素来不拘着她们,因而便轻易答应了,只是眼下已过了半日,也不见对方回,她方才忽地想起,便问了句。

芷乔听后摇头道:“今早她走的匆忙,仿佛有要紧的事,奴婢方才差人问过了,说是尚未见她回来。”

“别是出了事儿吧?”孟清漪说着坐起身,“你再叫人去山下看看。”

她当初答应了素未,便不能叫知秋轻易出什么事。

“娘娘放心。”芷乔宽慰道,“知秋也不是第一回来这行宫了,山下也去了好几回,不会有事的,且奴婢特意叮嘱她,要多注意,她是个心细的人,定然不会叫自己陷入险境的。”

两人正说着,便听得宫娥来回话,说御前的人求见。

孟清漪霎时便有些无趣,再次往后一靠,并不作声。

还是芷乔见了,对着那小宫娥略一点头,小宫娥便心领神会地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便见得一身着御前宫人服饰的宫娥进来,手中还端着一碟晶莹剔透的绿提。

“皇后娘娘。”那宫人低着头走到孟清漪跟前,福身后道,“这是陛下叫送来的,陛下说他此刻尚有政务,待晚些时候再来看您。”

孟清漪“嗯”了一声,道:“有劳姑娘跑一趟了。”

接着芷乔便接过那绿提,同那宫人说了几句,便将她打发出去了。

待那宫人离去,芷乔才看着孟清漪道:“娘娘,这都到行宫半个月了,您不能总这样避着陛下,这些天陛下隔三差五便叫了人往您这送东西,可您一点儿不上心,连谢恩的话都不说一句,这样下去不行的。”

听了对方的话,孟清漪先是看了看那绿提一眼,接着伸手,纤细的指尖捻起一粒,放入口中。

“挺甜的。”她道,接着唇边勾起一抹笑,“出来时我就说了,想将辛儿一同带来,可他就是不让。……儿子我都见不着,见他又有什么意思?”

芷乔见状又好笑又有些无奈:“娘娘,太子殿下尚且年幼,来行宫一路奔波,陛下是为了太子的身体,才不让您带殿下来的,您怎能因了这事便怪陛下了?”

孟清漪听后看向芷乔,接着似笑非笑地开口:“你也觉得他是为了辛儿着想,才不让辛儿一同来行宫?”

“这……”芷乔有些愣愕,“难道不是么?”

来行宫前的那些准备日子,陛下特意下了旨,说太子年幼,不宜奔波,便留在宫中,带来年年岁大了些,再去行宫不迟。

见芷乔有些懵然的神情,孟清漪又叹了口气。

“你们啊,都被他骗了。”

楚子珏哪里是怕儿子身子经不得奔波,分明就是见她日日守着辛儿,心中不豫,这回得了这理由,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了。

芷乔本来就不明白,眼下听得她这样说了一句,却又没下文,心中疑惑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