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嘉的家在闹市口南街东边的一个小胡同里,真的很小很小。她从胡同里拐出来,大街上没走几步路,又拐进了另外一条胡同。胡同里面有胡同,最终停在了一家粮店跟前。
放在后世,商店开在这种地方,最多只能让人说一句‘酒香不怕巷子深’,说不准别人背后该嘀咕这老板有毛病。但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大家的衣食住行全都是供给制,甚至某些物资只能到户口对应的合作社采购,也就没有人会觉得店铺偏僻了。
这个时候为了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光靠西单之类的大型百货商店肯定不够,也不方便。而首都的规划是一千四五百户居民对应一家粮店、副食品店、煤店...这些统称为合作社!
“思嘉姐,这边儿!”有一个小男孩儿拼命向思嘉招手。
这是思嘉的同学、好朋友,也是同一个胡同住着的于欣的小弟弟,小名叫豆子。
眼下正是粮店供应白薯的时间,也就这几天了,过期不候,所以家家户户都着急来采购白薯。家里人口多的人家不用着急,摸黑起床开始排队,差不多的时候有家人来接班儿,什么事儿都耽误不了,也不会多累。
毛思嘉家里就不行了,统共就一家三口,爸妈还都是职工,有些事情就被完全交给毛思嘉这个‘停课闹革命’的半大少女了。
而她今天的计划是给家里做大扫除的...再说了,摸黑一个人来排队,一个女孩子始终是有些不安全的——这个时候和21世纪不太一样,社会氛围是紧张的,看起来大家都不敢出格。但事实是,就是这种情况下,乱象才更多!
所以她找了好朋友于欣,若她家有空闲的哥哥弟弟,替她排一段时间的队伍——这必然是有的,于欣家里是个大家庭,除了年货采购,其他时候做什么都人口富余,于是很爽快地把最小的弟弟豆子派给了毛思嘉。
豆子自己也乐意。
果然,毛思嘉过去换了他的位置,先塞给了他一包玉米花,然后又拿出一沓窝的整整齐齐的烟盒,里面都是红双喜、大中华的烟盒子。对于玩烟盒的男孩子来说,可以说是极大的诱惑了。
“姐!思嘉家!您就是我亲姐!”豆儿把玉米花和烟盒全都给揣兜里了,一边倒退着小跑,一边给毛思嘉‘表忠心’,笑嘻嘻地跑远了。显然排队是很无聊的,他早就想去找小伙伴玩儿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玉米花这时三分钱一包,对于条件相对较好的首都居民们来说不算贵,但它不经吃,相对于水果糖之类的,是小孩子们比较‘奢侈’的零食了,偶尔才会吃一次。至于烟盒就更不用说了,是这时孩子和半大孩子的玩具,就和女孩子收集糖果纸一样。
红双喜和大中华都是现在的极品好烟,这样的烟盒是能让男孩子们去翻垃圾站的!其实毛思嘉家里唯一抽烟的毛爸也不抽这么好的烟,他一般抽北海牌,好一点儿的也就是香山、红叶这些。这些烟盒是从毛爸单位上一些叔叔那里得到的,都是长途货车司机,很多在抽烟上面非常大方。
队伍不紧不慢地向前移动,不到一个小时就轮到思嘉了。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粮本、五斤粮票、零碎钞票,递给临时搭的棚子后面的售货员——棚子里是堆成山的白薯。
其实这就是红薯、番薯,每年这个季节就会供应一次,居民定量购买,买回家去储藏起来。另外,其他时候一般不再供应这个。
毛思嘉家是三口之家的‘小户’,按照规定,四口人及以下的家庭,只可以购买五斤粮票的白薯——每斤粮票可以购买五斤白薯,所以就是二十五斤。
大约是三口之家比较少见,售货员多看了思嘉一眼,但很快低下头数钱、收票、写本儿了。然后让身边的同事替毛思嘉把白薯装上,这个时候毛思嘉带来的麻袋和竹制童车就派上用场了。
扎紧麻袋口,白薯压在童车上,这就是一个购物车了,专对付白薯、粮食之类的采购。这在如今的首都很常见,也算是一种民间智慧。
毛思嘉这边推着童车要走,眼睛习惯性地往粮店旁的副食品店看了一眼,发现墙上挂了小黑板。
有认识的人看到了毛思嘉,招呼道:“思嘉,明天有鸡蛋、豆腐供应——嚯,竟然还有带鱼!你来排队吗?”
毛思嘉想了想,出乎意料地摇了摇头:“这事儿再看吧!”
之所以能这样干,也和毛妈家相对特殊的情况有关。
毛妈家本姓金,她就叫金秋芬。毛思嘉她姥爷姥姥这辈子的儿女,不算夭折的,成人的有兄弟姐妹五个。大儿子小儿子中间,隔的就是姐妹三个,因为姐妹三个出落的好看,是当时胡同里有名的三朵金花!
两个儿子先不说,仨儿姑娘呢,毛思嘉她大姨金春花嫁了她厂子里的师傅,这师傅和毛爸一样,都不是北京城的坐地户!比毛爸好一点儿的是,还有一些亲人,然而山高水远的,也不能逢年过节看看,最多就是偶尔写信寄东西回去,老家偶尔也会回一些特产来。
至于毛思嘉她小姨金秋芳,没嫁人...三十出头了一直没嫁人,这在这时算是比较少见的了。
这样一来,姑娘姑爷初三上门就有了条件。如果不是这样,肯定是要优先人家家里的安排的。
毛思嘉就是初三的时候,跟着爸妈、提着拜年礼物,去了姥爷姥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