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想了想:“差不离,没什么大事了。”
说着,她舒展了些身体,长出了一口气。
“生意上的事情应当不至于这么累,想是宋家后宅的事情不少。”点青管着绸缎庄,对此还是了解的,“说起来你先前不是一直对这些不闻不问吗,怎么如今转了性,竟又插手来管了。”
先前点青初到宋家,还诧异过沈瑜不管后宅之事,但被沈瑜以“历练三姑娘”的借口给敷衍了。
“三姑娘已经定了亲,如今也该慢慢筹备嫁妆,我替她分担些。”沈瑜不动声色道。
自打把后宅之事交给宋予璇后,她就没再这么费心过,如今却又要一点点地捡起,费心去操持,委实是有些消磨精力。
可世家之间不同于生意,一个疏漏,保不准就会留下嫌隙落人非议,得再三思虑才行。
点青喝了口茶,笑道:“既是如此,不如我们出去转转,权当是散心好了。”
沈瑜想了想:“成。”
近些日子她都在家中呆着,纵然是出门,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为了生意事宜,并没再出去闲逛过。如今应了点青的邀请,随即去换了出门的衣裳,又重新绾了发,披上厚厚的斗篷,方才随她一道出了门。
再过几日便是除夕,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有个闲暇,百姓们都会趁此出来好好转转,为家中添置些东西,街上的摊贩们端着笑脸,送往迎来,吉祥话说了一箩筐。
“我少时也曾趁着年关来逛过,只是那时候家中没什么银钱,也就买串冰糖葫芦或是糖人就打发了。”说着,点青数了几枚铜板,向路边的小贩买了两串冰糖葫芦,递给了沈瑜一串,“有一年运气好,套圈套中了个根雕,高兴了许久呢。”
点青家中并不富裕,可爹娘却是疼她的,如今说起来儿时旧事,便不免带了几分怀念。
沈瑜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她也没扫兴,就只漫不经心地听着,偶尔附和两句。
两人在大街上转了会儿,看得差不多,沈瑜就有些倦了。点青见此,问道:“可要去茶楼里歇会儿?”
此处离倚竹茶楼算不上远,沈瑜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头笑道:“算了,这时节肯定早就没位置了,去了怕也是空跑一趟。”
“也是,”点青想了想,又提议道,“我听人说,这附近倒是开了家古董店,你可想去看一看?”说着,她又补充了句,“那边一向是人少的,也有茶水,可以歇一歇脚。”
沈瑜见她兴致勃勃,点头道:“好。”
这家古董店并不难寻,远远地看着那牌匾后与铺子的大小后,沈瑜忍不住说了句:“这地方的铺子可不便宜。”
沈瑜近来筹划生意之事,虽还未决定要再买店面,但也着人留意过,对这边的价钱有所了解。虽说她已经靠着倚竹茶楼赚了不少银钱,却算了算这边的价钱,却还是觉着肉疼。
“若家中没点积蓄,那也做不了古董生意。”点青听人讲述过这家店,虽没来过,但也算是有所了解,“这里面的古董,一件上千两的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