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林修砚最为上心,他亲自把炕给烧干,然后去山上找了些艾草把房子薰了几天,才把木匠做好的柜子和桌椅板凳回到新房子里摆好。
新房子达到可以入住的标准后,林家就开始准备凌圆圆和林修砚的婚礼了,林父林母为了补偿凌圆圆决定大办。
在林建成和大队干部的周旋下,林家村提前发放村民们的口粮,也好让林家有粮食举办两人的婚宴。
这天早上,林建成就开始敲锣打鼓的开始分粮,而凌圆圆和林母他们说了一声,在林修砚的护送下去县城给凌家打电话说办婚礼的事了。
晒谷场,林母和林父正在排队分粮,林修平和林修安兄弟俩拉着家里的板车在旁边等着,台上的林建成正在给村民们来分粮动员会。
“同志们,大家辛苦劳动了一年,就等着今天的分粮,自家具体能够分到多少粮食,我们你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数,我们大队一向讲究干的多,分到的粮食就多,现在我把每家一年的工分都给大家读一遍,大家记住自家的工分,然后去会计那里拿领粮食的条子,再去粮库那边领粮食。”
林建成说着,咳了咳,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林建眀家三个劳动力,一年下来有六千五百八十五个工分……”
随着林建成的话音落下,村民们的心一个个都被提了起来,虽然大多数村民和林建成说的那样,对于自家的工分都心里有数,但没有听到具体数字,大家心里还是很忐忑的。
很快就到了林父家,夫妻俩听到自家的工分后,又提前问了凌圆圆的工分,就去了会计那里拿条子。
会计也是村里人,是知道凌圆圆的真实身份的,爽快的给林母开了条子,夫妻俩拿着条子带着两个儿子和大一点的孙子们浩浩荡荡朝着粮仓走去。
“三叔,我们来领粮食,”来到粮仓,看到守粮仓的老人,林父态度恭敬的开口叫人,便把条子递了过去。
“好,”老人点点头,接过条子看了一眼,问道:“你们要粗粮还是细粮?”
“三叔,我们家有一万五千二百三十个工分,加上人口粮,我们可以领多少粮食?”林父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