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来人

李淳奕将关于棚屋中植的内容写进了折子中,不仅提到了棚屋中植的利弊,还细致地介绍了棚屋的搭建方法,以及建造棚屋的隐藏价值……将近八千字的内容,厚厚实实地呈现在了清平府知府以及赈灾官的书案上。

“这临江县的赈灾官李淳奕,倒是一个人才。虽说整个清平府都受了灾,但本官听闻临江县那边的灾情最为弱,鲜少出现老弱病残身亡的情况。而且那边交上来的商业税不少。”清平府赈灾官道。

清平府知府捋着须眯着眼,沉吟片刻,突然说,“关于李淳奕这个名字,本官之前便有所耳闻。他本是寒门出身,在清平府学时,起先还才华不显,但胜在刻苦努力,不过半年光景,便拔得头筹。”

“而她的妻子更是一位能人,与天-朝那边的商人相交甚好,总能从天-朝盛唐那边搞到一些稀缺货,去年还出现了许多海外的货物,前不久更是同海外商人拿到了煤石,浩浩荡荡地船队开到清江之上,气势如龙,如今我们清平府城内的许多人家都从那李淳奕的妻子手中购买煤石。”

“难能可贵的是,本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如今这情况,那李淳奕之妻若是坐地起价,寻常人家为了生存,咬碎后槽牙也得购买煤石,可那李淳奕之妻却并未做这样的事,而是以各县管控的价格进行售卖,虽说小赚一些,但利润微薄。”

“而且本官还听闻,那李淳奕之妻提出一个‘以工代赈’的模式,那些拿不出银两来购买炭石的人,可以去她的农庄里做工,靠着双手换取炭石,给不少穷苦人家提供了一条活路。”

清平府的赈灾官瞳孔微微一缩,良久之后,才摇头苦笑道:“这夫妻俩都是能人,我不如那李淳奕。马上朝廷的考评钦差就要下来,我估摸着,再过三两月,与大人一起共事的,就是那李淳奕了。”

他这语气有些感伤。

他与李淳奕本是同样的起点,甚至因为他就是清平府府城之人,起点较之于李淳奕还要高上一些,可他政绩平平,四处赈灾才将清平府稳住,眼下他完全不知开春之后老百姓的庄稼种不下去是,他该如何做?

三月庄稼不入地头,五月便是饿殍遍野,到了那时,他又该如何做?

如果只是清平府受灾,他还能厚着颜面去找上峰讨一些赈济粮,可眼下整个宋地都是大灾,甚至听闻天-朝盛唐与南明之地也是这样的大雪连天,更遥远的大元死伤更为惨烈,住在草原上的游牧人或是被冻死,或是被大雪埋掉,还有被饿红眼的狼群吃掉的……天公无情,百姓苦。

清平府知府出言安慰道:“你也莫要太过悲观,清平府的情况,已经远好于其它地方了。你想想幽州之地的那赈灾官,坟头已经被大雪埋几次了?你觉得清平府情况不好,可矮子里面拔旗杆,你就是挺高的那根旗杆,就算无法升任,那也是平调,断然不会降职,更不会有杀身之祸。”

清平府的赈灾官摇头道:“难啊……我这脑袋,迟早得掉。甭管是升任还是调任,我都需要接手一个更大的烂摊子。去了那地之后,我该如何做?总不能把李淳奕也一并带走。就算带走了李淳奕,那又能如何?”

“他是提出了棚屋这个法子,但我们谁不清楚,真正护持临江县老百姓渡过这次天灾的,是李淳奕之妻的人脉。李淳奕之妻能够认识天-朝商人海外商人,能从各地寻来炭石、寻来一些好种植的粮食,寻来一些好养殖的鱼,我从哪儿寻来?李淳奕好学,其妻难学。”

清平府的知府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这些话说出来太过杀自己威风,所以不愿意主动提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