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

“这证明她刚才在厨房的时候,已经找我看过了呀?”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又不想在三个小的孙子孙女面前说的太清楚,只得含糊的哼了一声:“邮票!”

徐寒梅立刻明白了过来。

她立刻又将信拿出来,用手在上面摩挲了几下,将所有的折痕都碾平展。

这才郑重的点了点头,将信高高的放在了几个孩子都够不着的地方。

-

邵洋点击了姜晓菱发给他的购买链接,然后选择了付款。

结果,面前忽然多了一张折叠得板板正正的《人民日报》。

将毫无防备的吓了他一大跳。

他连忙四下里瞅了瞅,发现同寝室的兄弟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并没有人注意,这才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他不得不又一次的告诫了自己一番——

和这个叫做姜晓菱的人交易,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以后万一再有下一次,一定要选择在宿舍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打开电脑。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邵洋不谨慎,好歹上次换邮票的时候,那信封还是通过邮局寄过来的。

他哪儿知道这一次居然就这么大大咧咧的直接落在了他的桌子上?

邵洋将那张报纸拿起来看了看,一股时代的气息迎面扑来。

他赶紧看了看抬头的日期,果然——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望着那张报纸他呆了呆。

先是不明白姜晓菱又寄了这么一张报纸给他是什么意思?

然后又有点奇怪。

有点闹不明白她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六十年代的东西?

而且,每一样都保存的超乎想象的好。

他琢磨了半天,想到了之前姜晓菱曾经问过他的话。

她问如果以后自己再找到什么东西,能不能还托他找人给鉴定一下?

邵洋觉得,这肯定是她找到的新东西了。

只是——这样的一张报纸,价格和邮票肯定是没得比的。

也不知道有什么鉴定的必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这玩意儿,也没人造假吧?

可不管怎么样,刚刚拿了人家那么高的介绍费,邵洋还是决定勤快一次,替她再去找杨伯伯一趟。

邵洋去找杨燕收的时候,他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看到他进来还有点惊讶。

“哟,你怎么又跑来了?你这段时间跑我这儿比回家次数都多吧?哪天让你爸知道了,看修不修理你!”

他说着还冲着邵洋的脑门点了点。

邵洋也不生气,笑眯眯的开始抱怨。

“杨伯伯你说这话就不公平了啊?你应该去说说我爸!当初考本市的学校我图的不就是一个离家近,回家吃饭方便吗?

现在可好,我留在市里面了,他们老两口倒是跑了。我现在见他们一面地铁倒城铁,来来回回路上都得折腾进去大半天。

去一次之前,我都得下半天决心,总觉得那顿饭吃的,还没到学校就又折腾饿了。

早知道这样,我考外地了。反正他们那儿离机场近,我下了飞机去他们住的地方,比我从学校走还近呢!”

听了邵洋的话,杨燕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还特别感同身受的附和道:“你说的没错!好好的俩人不知道怎么想的,非搬那么远。我见他们一次也不容易。”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才终于说到了正题。

邵洋从书包里拿出那张报纸,递到了杨燕收的面前:“杨伯伯,你帮我看看这张报纸,有保存价值吗?”

杨燕收睨了他一眼:“赶明儿转系跟着我学吧,我看你现在对这些东西很有兴趣嘛。”

说完,他随意的瞥了一眼那张报纸,当目光落在抬头的日期上时,忍不住楞了楞。

“等一下。”他忽然站起了身。

“你在这儿等着,别走!”他用手指了指邵洋,

说完竟丢下他,径自快步的走出了办公室。

搞得邵洋一脸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