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三个小家伙出去玩了, 奶奶去了封阿姨家,妈妈在隔壁房间午睡,此刻的姜家一片静悄悄的。

姜晓菱走进卧室, 将门关上, 也躺在了床上。

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

她再次来到了房子里。

熟练的点开页面, 姜晓菱这一次想要去店铺里整理一下东西,另外看看那几张火花, 烟标什么的有没有人要?

万一也能卖出去,那可就太好了!

结果她刚刚进入店铺,就看到短信息的那个红灯又在闪啊闪。

姜晓菱点了一下,然后发现是一封私信,发信人依然还是那个卖给她香肠的人。

她好奇的点了开来。

这一看,顿时傻了眼。

那封信好长, 打眼看上去, 得有一两百字,写这么一封长信过来肯定有要紧的事。

姜晓菱凑过了脑袋, 认真的将信读了一遍。

看完好一会儿,她都觉得自己的头嗡嗡的, 完全无法思考。

那个人在信里跟她说, 他把邮票拿去鉴定了, 鉴定的人告诉他那是真的。因为有破损的缘故, 算是残票。

残票的价值自然不能和完美品相的相比,可即便这样,那张邮票的价值也差不多有二十多万。

那人问她是不是未成年的小朋友?这邮票是不是偷家里人的?

如果是, 让她一定要把这件事老老实实的和家里人坦白, 让家里人直接和他联系。

为此, 他还留了联系方式,是手机号还有什么邮箱。

虽然姜晓菱也闹不懂那个手机号和邮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但她知道,即便自己懂,也肯定没法和对面那个人用他说的东西联系。

现在她无比确定,他们根本不是在同一个世界。

那人为了向她表明这件事的重要性,在后面还给出了她一些建议。甚至还提出愿意帮她联系买家。

看完这封信,姜晓菱盘膝坐在地上好半晌一动都没有动,因为她不知道要怎么办。

她有点慌。

这张邮票如此值钱,是她之前没有想到的。

虽然她以前看了那个拍卖会的喜报,也知道那个邮票卖了一个天价。

可自己手里的邮票毕竟已经烂了啊!

这又不是大白菜,外面的叶子烂了还能剥剥再吃,邮票烂了补也补不回去。

更何况人家那邮票是没用过的,新的。

她这个,爸爸还拿它付了邮资,寄到了外婆家,又退了回来。上面都是带邮戳的。

这样一张用过了的,撕裂了的邮票,在姜晓菱的心里,真不认为它也值钱。

能够废物利用,换点香肠回来,对她来说都是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的美事儿了。

包括后来,她虽然着急忙慌的跑去邮局想再买几张存着,可也压根没有想过还可以去回收用过的废邮票。

中午的时候能想起和邵彦成提一下,还是因为自己这张旧的,换来了香肠。

现在,这个在联系方式中自称叫做邵洋的人说,这邮票能卖二十万。

姜晓菱闭上眼睛,努力的幻想了一下,觉得那钱就算放不满一间屋子,放满一个箱子那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可这么些钱她要拿来怎么办?

她知道,邵洋说的钱和他们现在用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拿出来也是废纸。

可那钱同样能在黑匣子里买东西!

而且,还能买不少!

曾经姜晓菱想过,靠平时收集的东西,悄摸摸的在匣子里换成吃的喝的,积累起来。

待快到十八岁的时候,大不了和家里人说了,再一起找个稳妥的地方一次性拿出来。

多存点,藏好点,没准儿就能帮助他们一家人熬过这段最苦难的日子。

可现在,事情好像变大了。

这二十多万,能买到的东西可不是一张火花,一块石头能比的。

即便是按照黑匣子里那些东西的价格,真买的话,也会有好大一堆!

也就是说如果她把那些钱全部变成实物的话,去哪里找个能存放它们的地方都是个大难题。

就算是到时候告诉了爸爸,或者邵彦成,也是让他们为难。

可不换,或者换了不拿出来,万一十八岁后梦真的没了,东西也都跟着没了……

姜晓菱觉得要是真有那一天,她一定会后悔到发疯!

她又将信认真的看了一遍,特别是盯着最后邵洋劝她的,让她跟家里人好好商量商量那句话,终于做出了决定。

这已经完全不是她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了,她必须要和家里人说。

这事,得一家子一起想办法。

但,姜晓菱怎么想,也觉得妈妈和奶奶给不了她什么有用的建议,她现在还是得先去找邵彦成。

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等爸爸回来了,还得告诉爸爸。

只有得到他们的帮助,姜晓菱觉得自己心里才能有底儿。

她从床上坐了起来,翻出自己的书包,找出纸笔,把邵洋的信全抄了一遍。

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做一丁点儿的修改。

将信写好,她放在了自己棉袄里面的口袋里,然后起身走去了厨房。

此时奶奶还没有回来,妈妈也没有睡醒,厨房里并没有人。

姜晓菱重新烧起了火,然后坐了一锅水,先煮了十个鸡蛋。

又在上面放了一个屉笼,将从店铺里拿出来的腊肠还有咸肉也放了进去。

不管她心里多着急,邵彦成这会儿都没下班儿,她不可能跑到厂里去找他,只能在家等。

与其干等,还不如把晚上要给他送过去的干粮准备好。

因为之前徐寒梅已经将面发了,放在了灶沿上。

有热气烘着,这会儿已经发的差不多了。

那面里因为加了白面的缘故,比一般的玉米面细腻了好多。

不用想,做出来的饼子也肯定是又暄又软,放时间再长,吃着也不会剌嗓子,更加不会刺激胃……

徐寒梅这段时间咳嗽的老毛病有点隐隐抬头的趋势,所以不敢太过于劳累。

中午睡得时间也有点长。

待她醒来,都差不多三点钟了。

她慌忙起来,急匆匆的往外面走,结果刚刚走到外屋,就被婆婆喊住了。

“你去干嘛?”

“我去看看面,上午发的面别发过了。”

徐寒梅一边说,一边更着急的想往厨房走,却被婆婆一把拉住。

她疑惑的看过去,姜老太太没吭声,却一脸笑眯眯的朝厨房的方向努了努嘴。

“妈,怎么了?”徐寒梅更加的不解。

“不用去了,晓菱已经把饼子都烙出来了。不仅烙了饼,连菜都给彦成准备好了。”老太太边上,边往厨房方向指了指,眉眼都笑得弯弯的。

听了婆婆的话,徐寒梅惊讶极了:“哟,这丫头今天居然愿意进厨房了?平时不是让她烧个饭都要嘟囔个半天,烦得要死吗?”

“那看是给谁做!给咱们做自然是要烦的,给人家彦成做……那就不好说了。”

说到这儿,仿佛说到了什么特别高兴的地方,老太太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

徐寒梅没吭声,小步走到厨房门口往里面看了看,看到女儿正背对着她,拿着刀在切腌萝卜丝,切的那叫一个认真,连她在门口看都没有发现。

她悄悄的又退回来,看着婆婆,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看到她这个样子,老太太伸手在她背上拍了一巴掌。

虽然不疼,可也把徐寒梅给拍得醒过了神儿。

“女孩子大了,有想法是正常的呀!再说,彦成多合适。真和彦成成了,咱家就等于多了一个孩子。那可不是半个儿,是一整个呀!这是你们两个的福气!”

徐寒梅点了点头:“我晓得的。我只是……”

只是一时间不能够接受,似乎昨天还拉着自己胳膊撒娇的小女儿,竟然一下子就长大了。

大到会对男孩子有了心思,会去对人家好。

不过徐寒梅自然也是认可婆婆的想法的。

晓菱大了,已经过了十七岁生日,可不马上就到了能嫁人的年龄了吗?

虽然她并不想让女儿这么早嫁人,但确实可以开始相看人家了。

但……再相看,还能有比彦成更合适的?

本来就是自己丈夫的徒弟,还和自己家走的这么近。

徒弟本来就是半个儿子,女婿又是半个儿,这里外里,自己家可不就是多出了一个儿子吗?

还是一个那么懂事,那么好的儿子。

徐寒梅怎么可能不喜欢?

但,再喜欢现在也不能表现出来。

“妈,先别说,咱们再看看,不着急啊。”她将婆婆扯到了一边,压低声音说道。

“还用你说?”

姜老太太嗔怪的睨了儿媳一眼:“咱们是女方家,这个时候要矜持的。再说了,咱晓菱还小,不着急,还要多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