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不管怎么样,邮局也不是能够随便闹腾的地方。

张美芳知道姜晓菱刚刚到宁林,什么地方都不大熟,所以一直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她原本并不是个能拿主意的人,平时出门一向也是听别人的。

而现在,自己总不能让人生地不熟的同伴说去什么地方吧?

她的脑子飞速的运转着,想了好一会儿,脸忽然红了。

她拉了拉姜晓菱的衣袖,踮起脚尖,趴在她的耳朵边轻声的说:“要不,我带你去换火花的地方看看吧?”

姜晓菱听得眼睛一亮。

她从来不知道宁林居然有这样的地方!

“好啊,我们现在就去!”她激动的说。

可是说完,姜晓菱又有点为难:“可是,我之前也没有,拿什么出来交换啊?”

听她这么说,张美芳笑着拍了拍自己身上背着的军用书包。

“没事,我带着呢。我有好多重复的,你喜欢哪个先用我的换,回头你有了合适的还我就行了。”

姜晓菱想了想,没有拒绝。

其实,只要能找到地方,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今天换不换的也没那么重要。大不了回头自己再来一趟。

像张美芳这样软糯性格的人都敢去的地方,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自己悄没声的来,换了就走,反倒不那么明显。

两个人离开了邮局,张美芳带路,三转两转,穿过了一条巷子。

看到面前出现的宁林市第一小学的校门,姜晓菱有点发愣。

她惊讶的转头看向了张美芳,一脸的不敢相信。

——知道她是个兔子胆儿,可,也不能胆小到要跟小孩儿玩啊?

被姜晓菱这么盯着,张美芳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想法,小脸又一次红了。

“也不是都是小孩儿,就,也有和咱们年龄差不多的。而且,还有熟人……”她解释的声音越来越小。

以至于,即便是站在她身边,姜晓菱也没有听到她最后一句。

但,来都来了,那就去呗。

反正,以张美芳那兔子胆儿,能找到的地方,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两个人穿过马路一起走了过去。

此时学校早已经放了寒假,校门落了锁,门口没有一个人。

姜晓菱跟在张美芳的后面,一起沿着校门口的小路走到了学校的后面,然后跟着她熟门熟路的进了一个小胡同,看着她敲响了胡同口一户人家的房门。

门很快打开了,里面露出了一个大概五六岁小男孩的脑袋。他先是看了张美芳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姜晓菱的脸上。

“我好朋友。”张美芳解释道。

小男孩慢慢的打开门,放她们两个进去。

屋子里很暗,只有靠近大门方向的最顶上有一个天窗,里面有光线照射进来。

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光源。

以至于刚刚从外面进来的姜晓菱,有一个瞬间,什么也看不清楚。

她站在原地,停了大概半分钟,才终于能够看清楚屋子里的景象,这一看,将她吓了一大跳!

就在这不过十个平方左右的屋子里,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小孩儿,得有一二十个!

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从六七岁一直到十五六,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唯一相同之处,就是这会儿每个人的手里,几乎都抱着一本小人书。

是的,小人书。

除了他们手里抱着的,在屋子的周围,挤挤满满的放了好多一看就是用旧木头拼凑的书架,上面全都放满了各种连环画。

有《铸钟》,《生死碑》,《铁道游击队》……

反正,现在小孩儿们喜欢看的,这里都有。

姜晓菱上辈子在宁林待了十几年,都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居然有这么一个偷偷租小人书的地方!

“你怎么把她带过来了?”

就在姜晓菱倍受刺激,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到旁边有人对张美芳埋怨的说道。

她循声望去,不由一愣。

她这才注意到,在屋子的最里面,放着一张破旧的都快要散架了的四方桌,而在桌子后面坐着的,居然还是一个熟人。

嗯,她觉得是熟人,可此时的对方,却并不和她相熟。

“晓菱,这是谢强哥,就是谢伯伯的儿子,谢壮,谢诚的大哥,住你们家隔壁的。你们见过吧?”

张美芳把姜晓菱拉过去,介绍道。

说完,才又看向对方解释说:“谢强哥,我今天是陪晓菱去邮局取东西。这会儿邮局门口被人给围了,没事干,我们就来你这儿转转。晓菱也喜欢收集火花,你这儿种类最多。”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的戳了姜晓菱一下,示意她打招呼。

姜晓菱现在可算是明白张美芳为什么胆儿那么大,敢带着她往小胡同里钻了。

合着,真的是熟人,熟得不能再熟了。

在谢强在,还真不会有什么危险。

顺着张美芳的意,姜晓菱冲谢强点了点头,叫了一声:“强子哥。”

叫完就开始后悔。

上辈子,因为封阿姨一直将她和小河当做亲生孩子一样看待,他们自然和谢家的孩子走得很近。

称呼也比一般人更亲近一点。

可这辈子,她和谢强都还没有来得及说过话呢,只不过远远的见过一面。

谢强下乡的时候干活摔断了腿,落下了残疾。

虽然现在回了城,可二十出头的男人,却连个工作都没法安置。

又因为腿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变成了家里的老大难。

所以,不管是谢家的人,还是邻居们,谁提起他来,都会先叹一口气,然后说一句:“可惜了”。

久而久之,谢强的性格就变得阴郁的很。话越来越少,平时都不爱跟人打交道。

姜晓菱不知道这么叫他,他会不会不高兴,觉得自己在故意套近乎?

虽然是邻居,可上辈子他们也谈不上有什么私交。

她天天往他们家跑,也从来不知道他居然还做过这样的小买卖。

听她这么亲近的称呼自己,谢强愣了一下。

抿了抿嘴,却并没有拒绝。

毕竟两家门对门,爸妈也特别交代了,要和这家人搞好关系。

所以,即便还是有点不得劲儿,谢强也没有再说什么,语气也比之前变得和善了不少。

“你想要什么样的火花?”他问道。

“我也不知道。”姜晓菱老老实实的回答。

“我就是喜欢,想看看。”

说到这里,她抬眼望向谢强:“强子哥,你们这里火花要用什么东西交换啊?”

谢强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打开了方桌下面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纸盒。

他将纸盒打开,推到了姜晓菱的面前:“自己挑吧。”

姜晓菱和张美芳一起将脑袋凑了过去。

张美芳还好,显然她也不是第一次见这个纸盒了。

可姜晓菱却不一样。

她简直觉得自己的眼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之前看美芳的本子,她已经觉得够多,够好看了。可是谢强这个盒子里的火花,比美芳的本子里的还多啊!

虽然他的这些应该没有美芳那本的质量高。

没有那些海城独有的,成套系的,可是胜在数量,还有品相上。

姜晓菱再不懂,也能够看得出,他盒子里好些火花并不是那种摆在供销社柜台上卖,被人买回去摸来摸去,都有磨损的。

这里面有很多就像是妈妈她们折的烟壳一样,都是没有上市,是全新的。

那鲜亮亮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看她看得欢喜,张美芳在一旁善解人意的对她解释道:“谢强哥这儿的火花,好多都是新的。是他从街道那买回来的。咱们街道有糊纸盒的活计,有时候也有烟盒,火柴盒的活儿可以接。

所以,他这里的火花,是全宁林市最好看的。”

可此刻的姜晓菱,却对她话里的另外一个词产生了兴趣。

她望向谢强,一脸期待的问:“强子哥,你这儿也有烟壳吗?”

谢强皱了皱眉,然后纠正她说:“那不叫烟壳,叫烟标。你也喜欢那东西?”

说着,又一次的打开了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牛皮纸包。

他将包打开,一大堆全新的,各式各样的烟标赫然出现在了两个女孩子的面前!

姜晓菱很没出息的咽了口口水。

她这个样子,愣是将一直板着脸的谢强给逗笑了。

虽然那笑容一闪而逝,却还是让他的脸看上去没有那么让人生畏了。

姜晓菱奓着胆儿又问了一句:“强子哥,你还没有说这些要拿什么换呢?是用钱买吗?”

谢强看了她一眼。

然后自己在盒子里巴拉了一下,从里面选出了两张印着小动物的,看上去可可爱爱的火花推到了姜晓菱的面前:“送你的。”

说完,又把牛皮纸包往她跟前推了推:“这里面你也挑一张吧。”

“不不不。”姜晓菱吓得朝后连退了好几步。

如果是张美芳给的,她也就收了。

因为她知道美芳收集这些是爱好,自己即便收了,将来有合适的东西还上这份人情也就是了。

可谢强明显是靠这个在谋生。

虽然一个火花,一张烟标值不了多少钱,可一旦牵扯到钱的事儿,就不能占人家便宜。

她连连摇手:“不能这样,不能白要。强子哥,我用东西换,你告诉我怎么换就行。”

谢强看了她一眼,语气里带出了几分好笑,又有些好奇:“你能拿出什么来换?”

姜晓菱想了想,将手放进口袋里掏了掏,然后摊将一个手绢包放到了他面前的桌子上。

她将手绢包打开,里面赫然放着五块儿包着糯米纸的,晶莹剔透的软糖。

“这是高粱饴,我从老家带过来的,我用这个跟你换,行吗?”望着谢强的脸,姜晓菱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