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纨绔儿子(完)

十年后。

老皇帝隐隐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此时朝中对于储君是谁,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争论。

相比较其他几位皇子,七皇子的拼命,七皇子的成长,甚至他如今的优秀,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

原本几兄弟相争到了白热化,但这几年,随着几个成年皇子在全国各地到处跑,说是皇子,过的却像是行商一般的生活,他们永远无法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也很难在一个地方培植起自己的势力。

而京城原本派系纷繁,但随着皇子都被外派出去,这些派系该打压的打压,该拆解的拆解,虽然没能完全杜绝,但倒不像之前那样派系斗争明显。

虽然免不了争权夺利,但因为有皇子牵头,做实事的人也多了不少,朝廷的风气倒是好了不少。

老皇帝交代完后事后,便闭上了眼睛。

七皇子比原剧情里迟了五年才登基,但他得到的并不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反倒已经有海晏河清之态。

这十年里,他四处历练,为了圆满完成差事,他绞尽脑汁,不敢有半点懈怠,他这样的不懈怠,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百姓真心的爱戴。

他做的都是可以切实改善百姓生活的实事,他也不是京城里高高在上的七皇子,而是各地民间都知道七郎。

他在百姓中威望越高,他心里就越发踏实。

七皇子原本的初衷,是想在兄弟中拔头筹,在父皇面前露脸,但随着一桩桩大事办成,他感受到百姓们的真心感谢,望着百姓们递上来的万民伞,那些原本的想法逐渐放下,他越发只想着活一天便多为他们做一天的好事。

如今他登基为帝,不少百姓接到消息,直接当场喜极而泣,为国家迎来这样一个真正爱民如子的君主而欢喜。

新帝登基之后,所有人都记起了他当年和邵瑜的那一场官司,都在等着看邵家的笑话。

他们觉得邵瑜当年有眼无珠,拒绝了这门好亲不说,还想出那样的方法折腾皇子们,如今必然要遭到心底的报复。

就连邵嘉姝,都忍不住回娘家询问一二。

邵嘉姝如今是沛国公府的当家主母,邵瑜留她道十八岁才出嫁,短短七年,已经生了二子一女,沛国公府世代忠良,因而新帝登基,邵嘉姝并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只害怕邵瑜会被秋后算账。

邵瑜却对这件事没有半分担忧,只道:“新帝不是那样的人,你多虑了。”

邵嘉姝却没有被安慰到。

邵瑜不仅不担心,甚至还有闲心问她:“你失了皇后宝座,觉得心痛吗?”

邵嘉姝想到如今儿女乖巧,丈夫疼宠,她也日日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倒是没有半点不快,只说道:“这有什么可心痛的,陛下虽好,但后宫太多。”

新帝如今的后宫其实人不多,全都是跟在潜抵时的妃妾,只不过相比较下来,景尚的后院一直干干净净,确实更加舒心。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邵家会倒大霉的时候,邵瑜却成为了新帝登基后,第一个获得封赏的人。

新帝的赏赐就像是一个信号,告诉所有人他并不打算追究当年的事。

新帝也不像有半点介怀,邵瑜依旧受到重用,隔三差五被新帝传召进宫,这一切就像是老皇帝还没走的时候一样。

一连数日,新帝问政,邵瑜都耐心作答,也绝不多说一句旁的话。

反倒是新帝有些耐不住了,问道:“爱卿不怕朕记恨当年之事吗?”

若是换了旁人,此时只怕已经诚惶诚恐的下跪,但邵瑜依旧安稳的坐在那里。

“陛下既然已经登基,就应当明白臣当时之意。”邵瑜笑着说道。

新帝当年也是恨的,他觉得邵瑜看不起自己,恨邵瑜狗眼看人低,用那样的问题来羞辱他。

可是随着邵瑜那个建议,他一个母族不显的皇子,成功和其他兄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等到他真的踏上跑道后,他也曾经有无数迷茫,但那时候他总会回想起邵瑜的那些问题,他本以为这些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回看起来,他在奔跑中,逐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那时候他以为的显赫母族、得力妻族,此时看来,似乎全都不重要。

是邵瑜的建议,让他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他依靠自己,变成如今手腕老练的君主,他心中不再计较个人的得失,想得更多的是百姓的安稳。

“臣想着,陛下突然提起这事,定然有别的用意。”

新帝闻言点头,说道:“邵大人,可有兴趣,与朕一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邵瑜自是应下不提。

七皇子登基之后,任命邵瑜为宰相,继续在朝廷里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为四十年间,整个王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四十年的太平盛世,最为后人称道的,便是他与邵瑜的君臣不疑。

即便邵瑜权势最盛之时,他也没有丝毫怀疑,依旧相信邵瑜能做出对天下苍生最好的选择,而邵瑜也次次都没有让他失望。

邵瑜自己青史留名,家中人也全都在史书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妻子小韩氏一心创办女学,对于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也没有半分遮掩,反倒坦然处之,她的女学开遍全国,教学讲究有教无类,对于学生也没有设半点门槛,且学习期间分文不取,只等毕业后留一件作品拍卖,用这样的模式养活了全国上下无数间女校。

邵嘉姝在婚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园林。

原本她只是喜欢改造园子,京中想要修园子的人家,都会请她去参详一二,而后邵瑜建议她将自己的经验汇编成书,邵嘉姝以女子之身,写出了第一本有关园林设计的教材书。

邵嘉良子承父业,在邵瑜致仕之后,他这个完全继承父亲执政理念的人,成为了新的宰相,他完全遵循父亲的理念,辅佐皇帝延续盛世。

邵嘉善考入太医院后,在里面学习了五年后,开始对父亲当年的那一套教材进行整理,他一辈子除了治病救人,全都用来完善那套教材。

这套教材在邵瑜的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扩充,流传到后世,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

阿黑虽然也考入了太医院,但他到底不习惯里面的氛围,待了几年后,他便请辞离去,而后行走四方,治病救人,在民间留下了神医之名。

邵瑜走的时候,虽然眼前依旧是封建王朝,但百姓安居乐业,是千年一见的盛世气象,在看完了孙女排演的最后一出戏后,邵瑜闭上了眼睛。

他再一睁眼,眼前就是刺鼻的消毒水味。

在古代待了许久,难得见到现代化的场景,他还觉得有些不适应。

“爸爸……”小男孩可怜巴巴的说道。

小男孩脸颊消瘦,没有半点孩子应该有的婴儿肥,因为太过瘦弱,一双眼睛显得极大,看起来有些吓人。

邵瑜看了这孩子一眼,转头就闭上了眼睛,无数的剧情涌入他的脑子里。

小男孩却在看到他闭上眼的一瞬间,变得着急起来。

小男孩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要找医生,他迈着两条小短腿急匆匆的朝外跑。

甚至因为太过急切,在走廊上还摔了一跤,若非路过的护士看见扶了一把,只怕他又要在地上挣扎半天。

“我……我爸爸要死了……”小男孩满是哭腔。

护士和一声听了这话,也着急起来,急匆匆的朝着邵瑜的病房赶来。

邵瑜此时躺在床上,虽然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但他却浑身都动弹不得,剧烈的疼痛将他禁锢在床上,哪怕担心儿子,也只能听着他不停哭泣。

“我……我还活着。”邵瑜一开口,嗓音沙哑。

医生立马说道:“你别说话,容易伤到嗓子。”

邵瑜便闭上嘴巴。

小男孩在一旁,红着眼睛看着爸爸。

邵瑜刚刚接受完剧情,对这孩子也涌出一抹疼爱来。

“你放心,你爸爸不会有事。”有护士看孩子可怜,忍不住安慰了一句。

小男孩用力点头,不停重复道:“我爸爸不会有事,我爸爸不会有事。”

如此重复,倒显得有些不正常,但周围的护士和大夫都没有说什么,反而是一脸疼惜的看着这孩子。

大夫们一番诊治之后,给邵瑜开了新的治疗方案。

但临到要离开的时候,有个大夫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你的住院费不多了,还可以在这里住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