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英娘却没有多少气馁之感,也没有放弃提问。
有了关杨的帮忙,邵英娘勉强将自己想要了解的都问清楚了。
等到下午,两人离开织布厂的时候,关杨面上还带着不少歉意。
“要不是跟我一起,你也不会遭受这些。”关杨没有瞧不起邵英娘,但今天织布厂里的那些人,却没有给邵英娘一个好脸色看。
邵英娘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在意这些,今天的事,多谢你。”
关杨看着邵英娘满脸毫无芥蒂的模样,面上一顿,慢慢的竟然耳根子都红了起来,说道:“没……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邵英娘笑了笑,说道:“晚上我请你吃饭吧。”
关杨立马说道:“怎么能让女士请客,应该由我请。”
邵英娘看着他说道:“为什么女士就不能请客?”
关杨想到白天发生的事情,生怕邵英娘生气,很快改口说道:“可以,女士可以请客。”
等到晚上,关杨坐在邵家的餐桌上,身旁左右全是人,邵英娘坐在他斜对面的位置,他只觉得离得是那么远。
关杨以为的请客吃饭,是两人在餐厅里单独吃饭,餐厅里幽暗的灯光、清雅的环境,一定会拉近两人的关系。
而此刻邵家餐厅里格外明亮的灯光,饭桌上孩子们欢闹嘈杂的声音,面前餐桌上是一阵阵冒起的白色烟雾,似是将他从满是暧昧的场景中,直接拉入了人间。
“这个卤猪脚,我整整卤了一天,味道都揉进去了,你一定要尝尝。”邵瑜催促着关杨尝菜。
关杨还没有从失去一场约会的遗憾中缓过神来,但邵瑜都这么说了,他如果毫无表现,那就是不太懂事了。
关杨低下头,看着面前的卤猪脚,伸出筷子夹了一块。
他本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但猪脚入嘴,咸香似是钻入喉间,关杨顿时眼睛都亮了起来。
真香!
关杨吃了一块,又忍不住再夹了一块。
美食是世间最能抚慰人心的东西,关杨此时哪里还记得什么遗憾,只用心品尝着面前满满一桌子的美食。
偶尔夹菜的间隙,他会看一眼坐在斜对面的邵英娘。
但从头到尾,邵英娘却没有给他太多注视,只是满脸温柔的照顾着自己的三个孩子。
关杨见此情形,知道对方终究是无意,他心底的那一丝绮思也逐渐消失。
等到离开邵家的时候,关杨的肚子圆滚滚的,撑得差点走不动路,离开时还一直朝邵瑜说着:“叔,您的手艺太好了,下次做卤猪蹄,您一定要给我留一份。”
邵瑜笑着点头,将人送了出去。
隔日,邵英娘便将昨天在织布厂的收获一一告知邵瑜,对于她在织布厂受到的歧视,她自然是只字未提。
“你打算在哪里办厂?有想法了吗?”邵瑜问道。
邵英娘目前的想法,是在郊外买一片地。
郊外的地相对便宜,也是她目前的积蓄可以负担得起。
邵瑜又问道:“那织布机呢,你是要去港城买吗?”
邵英娘点点头,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亲自走一趟。”
如今东瀛人虽然封锁码头,但依旧还有正常的船只往来,只是比以前数量少,检查也更加严格。
对于邵英娘这样真正想做生意的人来说,这些检查倒不算什么事。
“你第一次去港城,我陪你去。”邵瑜说道。
邵英娘却想到这一大家子,担心邵瑜不在家可能会有所影响。
“没事,让你娘跟餐厅请一段时间的假,回家照顾几个孩子,街坊们如今都要靠着我吃饭,自然也会护着你娘。”邵瑜说道。
邵英娘心下确实有些不太敢独自出行,见邵瑜安排得如此周全,她便应了。
邵瑜虽然是因为不放心女儿,但他自己也确实有别的事要去港城办理,这一趟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早晚的问题,此时倒是正好一举多得。
确定了行程,邵瑜便慢慢安排起来,邵英娘这些天见天往郊外跑,到处物色地方,邵瑜也每天里早出晚归,白天都见不到他的人影。
很快,便到了要出发的那天。
父女俩同样都是轻车简行,两人各自都只是带了一只小提箱。
这样简单的行李,上船检查自然是轻松过关。
邵英娘头一次出海,倒是颇有些不适应,邵瑜早有预料,为她准备好了丸药。
这日邵英娘好转之后,便陪着邵瑜在甲板上放风。
邵英娘看着面前海天一色的场景,感慨道:“若是没有爹爹带我离开王家,我如今估计还在对着王家洁白的墙壁。”
邵瑜想到原剧情里的内容,若是邵英娘没有离开,此时估计已经迎来她第四个女儿。
父女俩耳边忽然传来有人满是抱怨的声音。
“少爷明明晕船晕得厉害,还非要跑这一趟,现在好了,又要难受一遍。”
“无事,多坐几次,习惯了就好。”
这次说话的声音,邵瑜觉得有些耳熟,循声望去,竟然是在白三爷处见过的那位年轻的秦先生。
秦循此时满面蜡黄,整个人都趴在栏杆上,哪里还有初见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邵瑜将手里的一副丸药递给女儿。
邵英娘立马意会,将丸药送到秦循面前。
秦循最先见到的,是一双纤纤玉手,紧接着,他见到了手上戴着的那枚白玉戒指。
那枚戒指他眼熟得很,顿时十分诧异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抬起头来,看清楚邵英娘后,忍不住问道:“姑娘为何会在此处,可是白三爷一起?”
邵英娘皱眉,说道:“我为何要与白三爷一起?”
秦循一愣。
邵英娘接着说道:“这是治晕船的药丸,我爹调配的,很有用。”
秦循接过,看向一旁不远处站着的邵瑜,拱手道谢。
邵英娘不再与他多言,回道邵瑜身旁时,脸上还有几分恼意,说道:“这人还以为我和白三爷是一起的。”
邵瑜笑了笑,说道:“人没有出头的时候,就像是别人的附庸,等一旦除了头,别人就成了附庸。”
邵英娘听了若有所思。
船在海上航行数日,终于抵达了港城。
如今的港城,比沪城还要繁华不少,在码头上也能随处都见到洋人。
而这里的人,穿着打扮也更加洋气,街道上不少穿着西洋服饰的男男女女。
秦循倒是邀请邵家父女一起去秦宅小住,但却被邵瑜拒绝了,关系本就不深,邵瑜拒绝之后,秦循也并不强求,只是又跟邵瑜求了一些治晕船的丸药。
邵英娘只感觉,哪怕父亲和自己同样是第一次来港城,但父亲对于城中各处,却都十分了解,就好像曾经来过这里一般。
父女俩找了个地方修整一日后,第二天就出门去港城那两家制造织布机的厂里实地考察。
第一家工厂生意很好,对于穿着不算特别突出的邵瑜父女,这家工厂并不在意,派来的接待员态度也十分敷衍。
饶是这般,邵瑜父女俩还是认认真真的在工厂里转了一圈,将邵英娘想看的东西全都看了个明白。
等到出了这家工厂,邵英娘才说道:“沪城织布厂的织布机,就是从他家买的。”
“这种织布机的优缺点,你看明白了吗?”邵瑜问道。
邵英娘细细跟邵瑜解释起来,显然她对于新式织布机也下了一番苦功夫,一个明显文科生的妹子,对于机器的事情,也能侃侃而谈。
邵瑜听了暗自点头,邵英娘比他想象的更加内行。
两人又去了第二家工厂。
这家工厂规模要小很多,但也许是因为生意被另一家厂子抢得差不多了的缘故,这家难得来一单生意,甚至接待两人的都是工厂的经理。
“别看我们厂子不大,但生产的机器却非常耐用……”经理对着邵瑜说个不停。
邵瑜却道:“要买机器的是我女儿。”
经理顿时尴尬一笑,没想到自己竟然认错了主顾,立马朝着邵英娘道歉。
邵英娘当然不会计较这点小事情,而是一连问了数个有关机器的问题。
经理本来没有多瞧得上邵英娘,但一听邵英娘开口,便知道这姑娘虽然面嫩,但却不是个好糊弄的。
邵瑜在两人交谈的时候,跑到那台样机旁边,仔细看了起来。
见他只是背着手打量,并没有在机器上乱动,经理也没有阻止邵瑜。
邵英娘越问,经理越发紧张,最后甚至直接说道:“姑娘,我们机器虽然不如别家,但是我们的价格也便宜许多呀。”
“价格再便宜,机器不好有什么用。”邵英娘叹了口气。
她心中差不多可以确定了,这家工厂竞争不过对手,也是有实实在在的原因。
经理此时也有些泄气,说道:“我知道我们的机器不如别人,是我们技术不够好,但我们真的已经够用心了。”
邵瑜此时忽然出声,说道:“技术虽然不行,但所幸还有挽回的余地。”
经理回头,满是诧异的看着邵瑜。
邵瑜说道:“两成股,我帮你们改进技术,保证机器不会比别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