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刘玄的脑袋都是懵的,恐怕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这个被绿林系和柱天系争来争去的帝位,最后怎么就落到自己的头上了?
台下跪拜的众人,也没有很认真,人们抬头向上望,看到刘玄身子抖得像筛糠似的,无不在暗暗摇头,就这么一个废物,竟然成了真命天子,也真的荒诞可笑。
刘玄在坛场上念着朱鲔、张卬等人帮他起草的登基台词,声音颤抖,估计连他自己都听不清楚他到底在念些什么。
坛场下面的众人就更听不清楚了,此时众人只能在心里暗暗祈祷,赶快结束这场闹剧吧!
跪在刘縯身旁的刘稷,嗤笑出声,说道:“就这么个酒囊饭袋,他也配做换皇帝?”
听闻他的话,刘縯也笑出声来。别看刘玄做了皇帝,但是,谁掌兵,谁才有权,只要自己控制着兵权,刘玄也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罢了,并不足为虑。
他高兴了,叫他一声陛下,他若哪天不高兴了,一脚就能把他踢下皇位。
坛场上的刘玄终于把台词念完,接下来是重
头戏,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这回刘玄的声音倒是洪亮了不少,起码下面的人能听清楚了。
首先受封的是刘良,被封为了国三老。国三老,这个名头听起来可不小,似乎都能弹劾皇帝了,实际上,这就是个虚名,主要的职责是管教化的。
刘良之后,受封是王匡、王凤。刘玄当然没忘记是谁给自己推上皇位的,对绿林系这边的人,一律给予了大封。
王匡被封为定国上公,王凤被封为成国上公。
汉代没有品级制度,如果按照品级算的话,上公要在正一品之上,属超品。
接下来封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也就是所谓的三公。
朱鲔,这位不遗余力,力举刘玄登记的大功臣,刘玄当然不能亏待于他,封朱鲔为大司马。用现代的话讲,就相当于国防部部长兼海陆空三军总司令。
陈牧被封为大司空。用现代的话讲,大司空相当于监察部长。
当然了,刘玄也不好意思把三公的职位都让给绿林系的人来做,对于刘氏宗亲这边,他也得顾及一下。
所以大司徒的职位,就落到了刘縯的头上。用现代的讲话,大司徒就是国家总理。
刘玄封三公,这里面也是有门道的,明显是在为绿林系夺兵权,同时又在削刘縯的兵权。刘縯被封为大司徒,主管的是内政,领兵打仗,并不属于他的职权范围。
再往后,是封王常为廷尉,张卬为卫尉,廖湛为执金吾,胡殷为尚书,刘赐为光禄勋,成丹为水衡大将军,就连李轶,都被封为了中郎将。
这里要顺便提一下李轶。
柱天军和绿林军合并之后,李轶一直与绿林系将领走得很近,尤其是和朱鲔的关系,可谓是私交甚密,朱鲔推刘玄为帝这件事,李轶也没少在后面出谋划策。
虽说李轶还身在柱天系这边,实际上,他已经和绿林系走到了一起。
通过这些封赏,可以看得出来,刘玄是一脚把刘氏宗亲给狠狠踩了下去。
在这一系列的要职当中,刘氏宗亲里,只有刘赐被封了个光禄勋,顾忌刘赐能得到这个官职,主要还因为他是刘玄的亲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