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瑾瑜木的回溯功能,他完全可以在未来,将所有他想牢记的东西,全部复刻于心。
真正的变成那种,过目不忘,记忆超群的超人。
就像方才那般,三百零八分文档、奏疏和报告,现在已经烂熟于心。
只是,汉室的文档档案和报告,所陈列的数据和事实,有些凌乱。
张越想了想,便在堪舆室之中,找来一张三尺长的帛布,然后,提起笔在帛布上做了一个表格。
按照他所回溯的文档和报告里提及的年代、日期的数据,分别进行整理。
自高帝十年改骊邑为新丰县,直到今天。
历代新丰县的上计文牍、大臣们的报告、采风御史们的奏疏、历代内史对新丰县的调查和人口土地普查,全部列于表格上。
这个事情做起来很是琐碎,好在,张越经过空间回溯后的记忆,足以使他能如计算机一样,随时检索和提取相关数据。
纵然如此,他也一直忙到第二日凌晨时分,方才将这个表格填写完毕。
望着布帛上的表格,张越放下笔,开怀的笑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这才对嘛!”
而此时,呈现在他眼前的表格,是一个自高帝至今,新丰县人口、土地、人民訾产登记的详细报告。
高帝、太宗和先帝和当今太初之前的数据比较少,只有一个详细的概述。
这也是刘氏制度。
档案超过一定年限,就会销毁,只留一个汇总文档。
但这些数据,也告诉了张越,新丰县在太初元年前的基本变迁。
自太初后,数据就变得详细起来。
每岁上计吏报告的户口、赋税、百姓訾产情况、牲畜保有量,都非常详细。
这要感谢张苍,当年正是这位汉家名相,当年创造了上计制度,并以数学形势规定必须上报历年详细数据。
只是……
看着表格,张越的心情有些沉重。
从表格可见,过去百年,新丰县的人口增加了十倍,达到了在册始傅人丁五万余人。
户口增加了六倍,从高帝时不过两千户,及至今日在册户数一万两千一百余户。
但,土地面积,却只增加三倍。
从高帝时的两万多亩,增加到如今的不过七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