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院,尹婶子家里,一家人都在议论杨清这位大学生新邻居。
“妈,那小杨同志真大方,自己都不做衣服鞋子,找人做。啧啧……”
尹婶子一巴掌拍在儿子的脑袋上,“瞎说什么,不知道不要乱说,人家小杨是大学生,放暑假也要挣钱养家里的四个孩子,她哪里有时间做这些,那孩子看着讲究,但也不是胡乱花钱的人。
别在外面瞎说,给她惹去什么麻烦?”
尹婶子已经开始规划,一下子接了一个大单子,不只是单布鞋还有棉布鞋,皮棉鞋,人家小杨自己出面料,还有里面的绒毛棉啊。
男士的单布鞋就有八双,男士的棉鞋有四双,还有皮棉鞋四双。四个孩子,更是多,单布鞋一人三双,棉鞋一人两双,皮棉鞋两双。
还有成年女士的单布鞋,棉鞋,皮鞋,一共做完加在一起要几十双。
单子是大,心里也高兴,可缺人手,只能回娘家求助,娘家的嫂子们,进门以后也学了家里做鞋的手艺,可不比她的手艺差。
几人一起做,还能教教下面的孩子们,让她们也好好学。以后不说挣钱,至少自己穿不用求人。
几人一起做,速度也快些。听小杨的口气,近几年每年都要做很多的鞋子,即便穿不完,也可以存起来一些。
有活做就好,她呀为了孩子们提前退了休,在家里带孙子孙女,也闲的很。有事做,还能挣钱,她想着挺好。
第二天一早,天亮,天明轮流值班打扫庭院,给家里种的菜浇水,还有家里的卫生,擦擦扫扫。
杨清从黑市溜达一圈回家,做好早餐,五人吃完早餐。杨清提着两个带盖的大竹篮,天亮天明背小篓子。
四个孩子手牵手,跟着杨清去到公交站牌等车,上车。一路到位于二环边缘靠近三环的杨家。
走进胡同,一路上遇见不少街坊四邻,杨清一路打招呼。
直到走进自家住的大杂院,一处三进的大院子,左右带跨院。
原本是一位权贵的院子,后来,权贵家里落魄,这处院子有些在解放前已经归了私人,有些归了国家。但基本都是老邻居,杨家的四间房,是解放前自己花钱买下来的。
杨家住在第二进的大院子里,大院子里除了住在正房的杨家,东西厢住着各有两户人家,倒座房几间也住了两户人家。还有后面的人家,以及跨院,住的人可多了。
杨清进了宅子,进了里面的垂花门。在屋檐下玩闹的小侄子,眼尖见到杨清,真是飞奔过来,“大姑。”
然后朝后面喊,“爷爷,奶奶,我大姑回来了。”
周末,休息,一般家里就吃两顿饭。早餐就吃的迟些,家里人刚刚吃完早餐,正在收拾桌子。
杨家除了杨父杨母,常住的还有杨清没有结婚的弟弟妹妹以及侄子侄女们。
大哥二哥他们都住在单位分的筒子楼里。
都是一室一厅,在楼道做饭,用公厕的筒子楼。
只是,周末,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分时间,住在单位的大哥二哥两对夫妻都会一早上就回父母这边,看看孩子陪陪老人。
一家人聚聚。
孙子的喊叫,让杨母立刻丢下手中的碗筷,小跑着出来,“小清,你个死孩子,怎么放假快一个月也不回来一趟,是不是忘记我和你爸了。”
话没有说完,就看到走在自己面前的闺女,还有身边的四个孩子。外孙女她一眼就见到了,可还有三个小男孩,就有点眼生,不,不只是眼生,是没有见过,压根儿不认识。
杨清双手不空,拎着大大的竹篮,只能望着有着不小怒气的杨母讨好的笑着,“妈,我可爱的妈妈,咱进屋说,进屋说。”
被闺女一逗,杨母也笑了起来,伸手轻轻拍打闺女几下,牵着外孙女盼盼的手说,“好,进屋好好说。”
进到堂屋,饭桌已经收拾干净,还多了不少椅子,侄子们主动给大姑一群人搬来的。有眼力见的一群小家伙。
家里一屋子的人,都坐着堂屋,没有椅子的,站着倚在房门边。
杨清先给双方不认识的介绍,杨家人都望着杨清,大人们只有一个意思:三个孩子是来玩玩的,还是干啥?
杨清看着大侄子,“小军,大姑给你钱,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买汽水喝,记得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一个都不能少的回来,能做到不?”
喝汽水,杨家的五个孩子不由自主的舔舔嘴,向往着。
“好,大姑,我保证完成任务,我和小兵前后看着他们。绝对一个都不少。”
小军望一眼比他只小三岁的堂弟建兵,建兵表示收到,也举手保证,“大姑,我打头,我哥他殿后,一定看着弟弟妹妹们。”
“嗯,给你们钱,喝完退瓶子的钱就归你们自己。”杨清掏出来买九瓶汽水的钱,塞给小军。
一群孩子乐了,退瓶子的钱归自己,乐的嘴都咧的大大的。
杨母真是没眼看自家的孙子孙女,真是给她丢脸,好在都是自家人。
白了孙子孙女们一眼,拉着大闺女问,“小清,咋才回来?出了啥事?”
杨清环顾一下屋子里的爹妈,哥嫂弟弟妹妹们,说道,“爸,妈,是有些事,我没有来得及与你们说。
放暑假的前三天,庞家老家的支书,会计带着三个孩子过来,你们都知道,家里没有爷奶,三个孩子的父母在三个月前,一起出门,坐的牛车,不知道怎么滴,那头牛发疯,车上的人全部摔到深沟下,全去了。
当时队里没有给我来信告诉我,也不知道这事。
处理完孩子们父母的后事以后,三个孩子就一直自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