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志有为的关注他的“杀手锏”,鲶鱼和飞鱼两款合计四十发的火箭炮。这些重武器或为士兵背着,或是两人扛着,包括装载其发射架的木箱。
除却这些,次级重武器莫过于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这是步兵支援的中坚,它们被强壮的战士合力扛着,亦有大量士兵将弹药箱扛在肩膀。
部队的强大火力永远是建立在强大的弹药量上,如此负重还是令杨明志有些担心。
巴尔岑正和敌人鏖战,仅凭侦察营的rpg,还是不适合直接攻击做了城防的敌人。
他们确实急需增援,该如何去增援?杨明志抚摸着这些飞鱼火箭炮,一个妙想应运而生。
大部队在中午十二点一刻左右正式出发,杨明志和官兵们算是匆匆的告别了米西渡口,和留守在这里的阿纳托利和小沃曼斯基的部队,带着大量装备,全军还是以十公里的高速急行军,向着斯拉夫季奇绝尘而去!
另一方面,巴尔岑的战士们,就依托着倒塌的大树掩体向敌人射击。
侦察兵毕竟是精英,他们的枪法都非常好,只是碍于作战模式的特殊性,他们的装备大部分是冲锋枪。这里面有苏军常见的波波德和波波沙,亦有缴获的德制mp38。这些枪械打的要么是马卡洛夫弹,要么是鲁格弹,总之都是手枪弹。
这手枪弹在一百米左右还能保持不错的精准,但敌人躲在二百米的位置,子弹早已飘忽不定,动能损失也很严重。
部队里的机枪手至少比敌人多,而步枪手就少了太多。战斗的尴尬即在于此,假若打起巷战,侦察营那巨量的冲锋枪兵,可在残垣断壁中以强大的火力横扫千军。在相对空旷的战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这里只能是全威力步枪弹的天下。
好在侦察营的精确射手技术可不是盖的,他们中有些人的毙敌战绩高达二十个,这种战绩距离得到“大金星”勋章还遥遥无期,至少红旗勋章已经挂在胸口。
不少战士得到了光荣的证明,他们还想着继续杀敌立功。非常可惜,那些敌人像是土拨鼠般,因为知晓暴露会招来“狙击手”的射杀,一个个都在做缩头乌龟。
敌人只是缩着抵抗却始终在进行,巴尔岑见状一度又组装了一次试探性攻击,结果又遭遇强烈阻击。
敌人高大的建筑内埋伏了不少士兵,这些人枪法一般,只是很多人被组织起来放排枪,威力不可小觑。
侦察营在进攻的同时,也不忘使用rpg进行压制。数枚飞弹拖着青烟直接砸向冒出过黄色火光的建筑窗户,飞弹爆炸掀起了大量瓦砾,碎屑也砸的散兵坑里的乌克兰人的钢盔劈啪作响。
所谓困兽犹斗,这些乌克兰人算是豁出去了,他们非但没有像巴尔岑希望的那样放弃阵地逃命,反而越战越勇!
尤其是两挺该死的机枪,那是苏军的捷格加廖夫!射手被击毙,副射手果断却而代之,副射手再被击毙,又有人继续扣动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