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敬礼,杨明志又多嘱咐一句:“记得,去宰一只羊,熬上汤,这是给工人们的犒劳。这是命令,你不准可惜羊!”
……
卡维茨基很忙,铁匠村的村民们更忙。中午一过,第三团的团长阿纳托利,就带着兵向米西渡口前进。
近卫284师第三团,团长阿纳托利,他的部下大部分是1941年被解救的红军战俘。
此人本是担任营长,因部队扩建,顺理成章成为团长。第三团的士兵相当部分有被俘经历,他们一度被认为政治不可靠。随着其他部队的战损,该团的兵纷纷外调。所以第三团虽有步兵团的番号,兵力却不多。
尤其在一月份的战役结束后,这个团硬是被加入了女兵。
目前的女兵部队整编了六个营,真正有战斗经验的,也只是乔舒雅和萨沙诺娃的营。另外四个营更多的时间是充当军垦劳动力,比起射击的经验,还是种地、纺织的能力更强。
这就是第三团的现状,阿纳托利的核心有两个男兵营,因长期的抽调,两营干脆变成了一个,另外的三个营编制则都是女兵。这种现状,就算新来了八千之众,这些一样曾被俘的家伙,居然被组建成了两个独立团!阿纳托利不认为是长官忘却了他,因为他的团就是四营编制,女兵也是兵!
可惜,这些女兵从未被调动,连上级对这些女兵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是区别对待。
阿纳托利渴望上战场,上级并没给他机会。或者说也曾给过机会,作为战略预备队来用。
友军们的战斗力太强,敌人被打的丢盔弃甲,功劳被友军们收割,自己依旧是所谓的战略预备队。包括这一次,他们奉命前往米西渡口,在那里建设前哨基地。
女人们还是坐在工厂里继续纺织,大规模生产军需品,行军打仗的事还是交给男人。
在阿纳托利看来,这种观念说不上性别歧视。“谁让女人每个月总有一周身体虚弱呢。”
如此,五百多士兵,加上二百多个年长的村民,赶着马车向米西渡口推进。
从铁匠村到目的地也就十几公里,这在平地上不是长距离,在沼泽地绝对是一番痛苦征程。
几天前的连续降雨,沼泽地不但恢复了泥泞本质,它真是到处泥泞。这一带的地理苏军详细勘察过,因而阿纳托利的队伍有路可走。
这所谓的路纯粹是前人踏足过的路径,以及一些干燥的小土丘,在旱时通向米西渡口的路就颇为蜿蜒,现在简直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