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手下们顶多打一个下手,研究这武器的绝大部分工序还得是自己来操作。
因此这一天下午,杨明志一步也没有离开座位,直到一阵悠扬的解散号传入设计部内。
“哎呀!大部分人一天的工作看来是结束了!”伏案许久的杨明志中午有理由放松一下,挺直了腰板伸展着双臂感叹着。
见长官如此,其他人亦是有样学样的放松一番。波波夫倒是有些不乐意,严肃的说:“同志们继续工作!长官不下令解散,所有人不得放松!”
杨明志满意的笑了笑,这便抚着桌案站起身。双腿是做的太久了发酸,小腹也有些涨涨的,这下午愣是一根烟没抽,一次厕所也没去。
借助着已经亮起来的煤油灯的光亮,敲着桌案上已经完成了一大部分的图纸,杨明志不禁感慨万千。
自己的先知先觉就是最大的优势,包括这武器研发。苏联人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的完善喀秋莎的设计,又在战争刚刚结束,拿到了德国v2火箭的大量资料。苏德两个长久的研究成功也成功被中国人拿到,经过祖国天才的科学家们的再次研发,各种类型的火箭炮和导弹交付部队。
正是因为在几十年革命战争中,吃尽了火力差的大亏。竟然在1963年,这种成本极低性价比极高的,戏称为农具的107毫米火箭炮装备部队,以后的半个世纪,风靡相当多的第三世界国家。
自己这支小蝴蝶,整整让农具107提前诞生了二十年!
杨明志估摸着,自己的研发进度已经完成了80%。仅从图纸上来看,弹体的数学模型已经很完善。推进药剂的配比与推力的计算,还有药剂储量与飞行时间的关系,弹体最终的重量,这些数据综合起来组成了一组无比复杂的方程式。
自己并非是数学家,只因为上学的时候在这方面是一定要攻坚的,使得数学能力在本位面也算是出众。而这群年轻的毛子,他们之所以能来到这武器设计局,也正是因为是相关专业。他们并非专业的武器设计专家,但数学能力亦是佼佼者。
精心的计算后,在理论上弹体是达到了设计预期,目前就剩下很多边边角角的东西要继续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