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命令电报员:“现在给巴尔岑发报,告诉他我军正在被德军优势兵力包围,请求在合围尚未完成时立刻突围。”
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电报员不敢怠慢,如此正在南撤的巴尔岑大部队收到了如此的警报。
此时此刻的巴尔岑考虑到天色已晚,就下令部队停下来修正。他们从下午一点多开始行军,尽可能的保持着快速,可惜部队太疲惫,沼泽地地区开始泛滥的泥潭也成了很大的障碍。队伍又因为大量伤员的掣肘,几个小时才走了区区十公里多。即便如此,巴尔岑还是下令休息,因为他知道,士兵的极限就要到了。
结果这个时候他却收到了托科夫的撤退请求。
“什么?敌人在合围?你们请求撤退?敌人有多少人?你们现在的状况怎么样了?”
托科夫如实的禀报,固然军人的意志力会成为强大的战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但枪膛里没有子弹,一切勇气不过匹夫之勇。托科夫不想全连归西,他也不想说的太直白。
所谓全连遭遇大概一个团规模的敌人进攻,在大量消耗弹药的前提下勉强阻击了敌人,战士们非常疲惫,子弹也不多了,全连暂时还能拖住敌人,但崩溃已经迫在眉睫。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又考虑到天黑了。巴尔岑想了想,师部的命令就是撤军,而且是尽量把人都带回来。
那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步兵连,在这叶甫根尼也知晓他的人的遭遇了。看在战友的份子上,乃至军队未来的利益,托科夫都必须尽量脱险。
但现在就放弃阵地,那群德国人或许会追击,这都是巨大的危险。
巴尔岑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命令道:“我破准你们的撤退请求,现在立刻展开突围,立刻向我的方位靠拢,我的方位是……”
得到了如此命令,托科夫也不犹豫一下的就下达了突围命令。
广大士兵其实都看着他们的连长怎么办的,因为大家都知晓敌人在试图包围,这里距离德军太近,在这里被围恐怕最晚到明天就是全体的末日。
托科夫下达了整顿军备的命令,在确定皆准备完毕后,他一声令下,全连战士跳出了战壕。
没有人高唿乌拉,全连官兵在狂奔,包括一些背着受伤战友的家伙,以及抬担架的人。
冲锋枪手在前开路,真可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