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清穿之情种墨尔根代青 【单章】基建+……

然后就在众人震惊、错愕、不理解,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目光中,甩袖离开大政殿。他走的是潇洒了,但被抛下的支持他的人们却在风中凌乱,呆若木鸡。

多尔衮万万没想到居然天降馅饼!

若不是确信自己没有做过,也没有吩咐底下的人去做,他十分怀疑豪格被人下了蛊。不然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

虽然有被惊喜冲昏头脑,但多尔衮很快就恢复沉着冷静,心里大概猜到了豪格此举的意图,多半是想兵行险招,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一烤。

但他怕烤吗?

多尔衮有自信登基后,能以最快的速度稳定局面。他手握重权,无人能及;才干能力更是有目共睹,豪格能与他打这么久的擂台,也不过是凭着继承了皇太极的两黄旗,可他刚接手两黄旗,并没有收服旗下所有额真、牛录。

两黄旗在皇太极手中是铁通一片,但在豪格手中就是漏洞百出,两黄旗的的人选择拥戴他,也不过是为了拼个从龙之功。豪格最大的优势是他身为先帝长子的身份,子承父业名正言顺,从而得了些古板大臣们的支持。

但现在是豪格主动放弃这个优势,还亲口说出了“自己难当大任”这种变相退出争位的话。文武百官都看着呢,谁都没有威逼他,也没有人能威逼的了他。所以这句话绝对是出自豪格本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尽管有那心思灵巧者已经猜出他的意图,但这就像落子无悔、覆水难收,说过的话也是一样。凭豪格今日不过脑子的话,以后他就不能再做出任何一点有争取苗头的动作,否则就是自打嘴巴子,这种前后不一、反复无常的行为,会让他的威信大大降低。

殿中陷入诡异的沉默,良久,多尔衮从座椅上缓缓起身。此刻他彻底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沐浴着众亲王贝勒及大臣们灼灼的目光,脚步坚定且从容的踏上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台阶,昂首挺胸地在那把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势的龙椅前站定,用最平静的口吻说道。

“既然豪格有自知之明,心甘情愿的退出继承人选,而此刻的大清正直攻入山海关的关键时刻,急需一位英明神武,有才干、有能力,同时又年富力强的优秀君主,来带领大家进行下一步计划。所以这种艰难时刻,本王就不自谦了,毛遂自荐一把,主动承担起这个烫手山芋。诸位,没有意见吧?”

多尔衮夸起自己来,脸不红、气不喘。不用想就知道在座的众人,几乎都在心里骂他不要脸,包括拥立他的属下也一样。但多尔衮才懒得管他们心里怎么想,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连这点脸皮都豁不出去,他还争什么皇位!

随着多尔衮话音落下,他的头号支持者多铎率先反应过来,当机立断的出列,恭敬的跪倒在地,“臣弟赞同睿亲王的看法,也第一个支持睿亲王做皇帝。睿亲王无论从心性、能力、才干、功劳等各方面都令臣弟心服口服。先帝的皇子中找不到任何一位能与睿亲王匹敌的人选,所以睿亲王继承大统,当之无愧!臣弟,恭请和硕睿亲王即刻登基,带领臣等攻入山海关,直捣北京!”

其他属于多尔衮这一方势力的人们纷纷醒悟,在多铎身后跪倒一片,高呼:“臣等恭请和硕睿亲王登基!”

原本坚定的支持豪格一派的人,先是被自家主子鲁莽冲动的一通瞎搞,弄得失望透顶;开始在心中质疑起自己的决定,真的要跟在这样一个主子身后出生入死吗?豪格三十四岁,不是六七岁的孩子,他各方面已经定了性,做事还如此不成熟,以后大概也没有改变的可能。

能位极人臣者,哪一个不是聪明人,都知道唯有大清越来越强盛,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才能更繁荣。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做错决定。

此刻他们正陷入头脑混乱中,又被满殿的山呼声震慑,恍惚中也不知是哪个想博多尔衮好感的墙头草,识趣的带头下跪,导致他们接一连三跟着稀里糊涂的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