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总苦笑。
风水师多是依照经验、“古籍”,以及别人看不到的气来设置风水局,但这种“证据”显然不能被科学工作者认可。如果别人无法观察到这个“证据”,怎么会信服?唯结果论?
如果唯结论论在科学界能被认可,世界上就不存在证明“猜想”这种事了。
听闻卓青不仅为风水局设置了数学模型,还能让普通人也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气”,即使卓青没有证明黎曼猜想的成就,这些科学工作者也会对卓青热情满满。
他们早就想研究风水,但苦于“没有天赋”。现在虽然不能算是研究,但只要观测到“气”的存在,已经足以他们十分兴奋。
于是,卓青面对了一船人“开眼”的请求。
卓青很为难。
万煦明天晚上就醒过来了,开眼什么的倒是没问题。卓青相信这些人不在乎多等一天。但开眼有后遗症,他可不想让这群人齐齐头疼加视力倒退。即使视力倒退一百度并不算什么沉重的代价。
不过这群人想要亲眼看见风水气场的愿望太强烈了,哪怕卓青说用其他方式让他们感觉到风水气场的存在,也不能减轻他们“亲眼”看见直观的风水气场这个愿望。
“我没办法了,郑总,一切靠你了,我去跟苏卫划着小船捉龙去。”卓青选择了暂时逃走。
卓青本以为来到这艘全是科学工作者的船上,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装出一个跨时代天才数学家应该有的样子。那篇论文他已经完全吃透了,要和其他人吹牛逼应该没有问题。他本来是这么以为的。没想到这群科学研究者的兴趣根本不在数学上。
“若是他们想和你请教黎曼猜想的问题,肯定会先读完你的论文,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和你讨论。”苏卫驾驶着小汽艇,道,“显然现在,他们对能亲眼看见风水气场这件事更为感兴趣。所以你为何要告诉他们这件事。”
“一时说漏嘴了。”卓青一边将小黑猫放在手心像揉面团一样揉搓,一边道,“为什么是小汽艇?”
“因为更快。”苏卫道,“你最好护住你的猫,别丢出去了。”
“如果你能换一艘更稳妥的船,我想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卓青一边和苏卫斗嘴,一边环视周围的气场。
海水的气场非常神奇,海龙的气息被海水笼罩,龙脉之气模糊不清,就算卓青现在的感观已经非常灵敏,仍旧很难从海面上察觉龙气的存在。
他现在是依据海底声呐地图,选定了几个可能有龙穴的地点,然后再进行探查。
卓青想先自己尝试一下,至少先圈定一个固定的地点,然后再交给万煦。
现在他已经勉强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炼气期修仙者。在这个世界中,引气成功的修仙者大概就有风水宗师的实力。或许他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
海上捉龙并不能套用岸上的经验,光是海水自带的气场,就足以扰乱风水师的感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不过卓青捉龙并非是按照风水书上的经验。他背诵那么多风水书,不过是用风水师能听懂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罢了。
无论是海龙还是山龙,最终就是龙脉之气的集合体。卓青只需要用神念“捉”到龙脉之气,然后寻找龙脉之气的结点就行。
也就是说,如果他的神念强大到如同万煦那样,可以直接穿过海水探查海底,他连海底声呐地图都不需要。
在修仙世界时,卓青并不敢用自己的神念随意扫描海水,因为海水下可能有许多凶猛的妖兽。这些妖兽都能感觉到神念的存在,有些会被神念吸引过来,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吃掉”鲁莽修仙者的神念,让修仙者受伤。
在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卓青第一次用神念探查海底。
卓青的神念穿越海水的时候,有一种滞纳感。这种滞纳感,就像是用手指去戳沙子似的,越往下,卓青就越吃力。还好目前海水还不深,他的神念还能勉强伸到海底。
只是保持神念在海底这件事,也让卓青神念消耗的速度十分迅速,很快,他就有了疲惫之感,不得不让苏卫将汽艇停下来,自己稍作休息。
苏卫看着卓青疲惫的表情,道:“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突然这么累?”
“寻龙。”卓青一边蔫哒哒的啃着饼干,一边道,“精神力有点消耗过度。”
“明天继续?”苏卫问道。
“不用,这样也是一种修行。”卓青道,“我能感到自己在疲惫的时候,精神力更加坚固。”
“就像是用长跑锻炼耐力一样吗?”苏卫问道。
“差不多。”卓青啃完饼干,继续闭着眼使用神念探测海底。
……
卓青到达海上的时候,他惯于黎曼猜想的预印本引起了整个数学界的震动。
虽然之前卓青在现场证明黎曼猜想的时候,已经引发过一次震动。但毕竟并非所有的数学家都在场。之后数学家陆陆续续来寻找卓青的时候,也不是所有数学家都有机会和卓青聊完整个证明过程。
直到卓青的论文预印本被上传到网上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确定卓青证明黎曼猜想的思路。
论文预印本破天荒的超过了两百页,读懂这篇论文,不仅要对数学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还必须先研究透卓青上一篇介绍“万煦流形”这个数学工具的论文。
论文理解的困难并未打消数学界的热情,现在几乎所有数学家都放下了手头所有的研究和琐事,日常聊天内容全部变成了卓青和卓青的论文。
数学界大概是自然科学界个人英雄主义最后的战场,许多数学家并不习惯和人合作研究。许多数学家只需要一根笔,一张纸,甚至连电脑都不一定需要,根本很少和人交流。
但为了读懂卓青这篇论文,数学家们必须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让研究各个分类的数学家们聚集在一起,对卓青的论文进行全方位的解析。然后,他们再将自己擅长的领域分析的结果,告知其他人。
看过卓青现场证明,并和卓青讨论过论文的数学家已经公开发推特,表达自己相信卓青证明结果的观点。所以数学界虽然仍旧有人不信任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华国青年能解决黎曼猜想这种千禧难题,但他们只会更加谨慎的对待这个论文,而不是贸然发布什么言论。
在数学界,一切都可以用计算来证明。
四大数学期刊齐齐向卓青约稿,审查小组却是同一批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