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说,殿下此前病过一场,未得好生安养,且又逢巨悲巨怒,伤了心肺,怕是会昏睡一阵,得好生调养。
这一昏睡便是三日,三日后,殿下醒来,性子就与从前不一样了。他私底下也问过,那晚陛下带着殿下去了何处,殿下只道,去办了件差事。
什么差事,他便不敢深问下去了。
眼下殿下主动提起,玄过便赶紧问了一句。
明苏闻言一下子锁紧了眉头,神色间隐隐有些抗拒,冷道:“记不得了。”
玄过不知她是真记不得了,还是不愿讲,但也不敢再问下去,只是笑道:“待郑小姐回来,殿下便可安心了。”
明苏很要面子,闻言,淡淡道:“她回不回来,孤都没什么不安心的,不过是念着母后待孤好,方对郑家最后的血脉稍微上心了些。”
玄过便笑:“是,殿下没什么不安心的,只是已备好了锁链。”
那又粗又重的锁链如今还在寝殿床脚挂着,且天一转凉,殿下便令人取了一床又软又厚的毯子,铺在了床脚。也不知若是郑小姐当真回来,殿下是陪着她睡床脚,还是二人一同睡床上。
明苏在这事上格外不开窍,闻言,还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得比上朝还刻板:“不错,她如此好躲藏,孤总得锁着她,给她一个教训。就锁着,旁的什么都不做。”
她早就决定了,在阿宓将她哄好,让她不恨她前,她是不会让阿宓抱抱睡的。
玄过低下头,没敢出声,怕一出声便憋不住笑,只是心中难免遗憾,上回去妓馆,当真是白去了,殿下似乎什么都没学到。
可真是愁人,看来只能等郑小姐回来,亲自教导了。
明苏不知玄过正替她犯愁,只是想起了郑宓,五年不见,不知她是否容颜依旧。她自然记得郑宓的模样,只是岁月流逝,总觉得郑宓在她印象中的容颜,便如画久置多年泛了黄一般,陈旧了。
她出神地想着,忽然,另一人的目光在她脑海中出现,温柔缱绻地望着她。
那眼神与阿宓的一模一样,使她心软,使她沉溺,使她想在这目光中与阿宓化作一体。
“本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想听公主握着本宫的手,说一句,明苏最喜欢娘娘了。”那人开了口。
明苏瞬间被吓得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冷气。
“殿下怎么了?”玄过奇道。
“皇后……”明苏喃喃道,“孤近日往来仁明殿是否过于频繁了?”
玄过道:“不频繁,初一、十五的定省殿下大多不去,与皇后娘娘最多也是半月方见一回。哪就频繁了?”
他这般说,明苏不止未曾安心,反倒更慌了,想,她是不惧考验,她对阿宓自是忠贞不二,但皇后实在古怪,她还是离得远些的好。
她是这般想的,可皇后仿佛也想到了,接下来半月,她们虽不见面,皇后却送了几件衣袍来。
贺州那边果然起乱子了。京城下了初雪,初雪之后,连着数日狂风不止,冷得刺骨,贺州也未好多少,大雪下得纷纷扬扬,百姓冻死饿死不计其数。
安抚使是三皇子的人,好不容易得了这差使,不想白白辛苦一趟,便欲贪些赈灾的银两。这念头一起便不是他一人的事了。
底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上头还有三皇子瞧着,自然方方面面都要照料到。
那安抚使仗着能将灾情推到大雪上,竟一面压住大半粮款,发放给灾民的米减得不足原定的三成。灾民原还指望朝廷还救,见此,城中便乱了,青壮几乎全部成了乱民,跟着造反,而老幼妇孺,则只能等着饿死冻死。
这些情形是顾入川报上来的,他就在贺州,亲眼所见,那一片的官员几乎全是三皇子党,个个都分得了赃款,自然官官相护。
明苏没有听他一面之词,她多等了半日,等到舅父楚河的人赶入京,所言与顾入川呈上的并无出入,这才气得狠了。
初雪那日,她便担心会有这一日,当夜便去信顾入川,要他平乱之时,以百姓安危为上。
顾入川既然将情形禀她,可见是听进去她的话了。她又去信楚河,让他帮衬。
三皇子不会善罢甘休的,但明苏也没别的办法,若是上报陛下,有三皇子拦着,五皇子搅局,必得议上数日,方有结论,到那时,恐怕安抚使将首尾都处置干净了。
更何况耽搁一日,便是路边的无数尸骨。
她忙了一日,暗自联络了几位一向与她走得近的大臣,三皇子处知晓,必会弹劾顾入川越职,不好好平乱,插手抚民之事。
她得替顾入川辩白,至少也拖住时日,让那边安顿好百姓。
还好,她近年来行事霸道,非要护着顾入川,旁人也只会以为她是因顾入川是她举荐,是为自己脸面。
皇后的衣袍,便是这时送来的。
她连着多日愤慨,又兼四下奔波,心累,身也疲,皇后的衣袍并未送至她手上,是白日里送来,便由家令代为谢恩,放在了她的内书房中。
她一回府,便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