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晨昏 >

22、第二十二章

郑宓在她颈间又蹭了蹭,余光瞥见那人走近了,她哑着声道:“公子不要在这里。”

程池生从她们身后经过,面无表情地侧头看了一眼,又望向前方,走了过去。

明苏又紧张,又很不解身体中的异样,整张脸都涨得通红,也不知该怎么答,想起方才在二楼听到的,干巴巴地念了一句:“小美人不要害羞。”

听起来不像是在寻花问柳,倒像是寻道问佛。幸而她声音低得只郑宓听清她说什么了。郑宓的眼中顿时盛满了笑意。

过了片刻,郑宓道:“好了。”

明苏连忙松开手,后退了一步,惊魂甫定地望着她,又朝楼梯看了一眼,程池生已不见了人影。

他上了楼,发现人不在,必然会下楼来寻。她们得赶紧走。

明苏扯住郑宓的手,道:“快走。”

几步间走出正门,门边立着一名管事,冲着明苏行礼,明苏一颔首,便张望门外。

玄过还没来!

可她们等不得了。程池生在二楼不会耽搁多久。

恰有一公子大步走入教坊,他的车还停在路边,车夫正欲将车赶到后院去。明苏又朝远处一望,依旧没有玄过。

耽搁不得了。

明苏与郑宓走过去,低声冲那车夫说了几句,车夫自不肯将主家的马车借与她们,明苏没多言,自袖中摸出一张银票,那车夫眼睛一亮,又见二人衣衫华贵,且是自教坊中出来,想来身份显赫,忙接下银票,将缰绳交给了明苏。

二人立即一人坐定,一人驾车,调转马头便走。

门口那管事见了这过程,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却又说不出什么不对,心道兴许是贵人起性在玩闹?

马车绝尘而去,很快便望不见了。

马车跑得飞快,还得留意不要撞上行人。明苏聚精会神地拉紧缰绳,望向前方,耳边郑宓为她指路。

她们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出了城便好了。

出了城能去之处便多了。

日头西斜,凉意愈盛,越靠近城门,出城的百姓便越多,渐渐拥堵起来,马车快行不得了。明苏干脆下车,牵着马走。她被人群裹挟,顺着人流往外。

郑宓坐在车中。

城门两侧肃立着甲胄加身的士卒,穿过城门之时,一名校尉高声道:“时辰到,关城门!”

明苏回头,穿过众多百姓,看到一匹快马自远处冲来。

她加快了步子,守门的士卒开始以长矛赶开还未来得及出城的百姓,两侧城门渐渐闭合。

“暂停关门!”一声中气十足的男声自远处高声喊道。

可他却迟了一步,城门轰然合上。

城门一旦合上,除了皇帝手谕,无人能开。

明苏没有停,也没再回头,随着人群走,大风吹来,身上凉飕飕的,她才发觉竟出了一身冷汗。

她们成功逃出来了。

明苏看着前方苍凉宽阔的官道,太阳下坠,只余云霞遍天。官道上有马跑过,在余晖中,扬起尘土漫天。

明苏却牵着马只知一味地往前走。

身边的人群渐渐地少了,不知不觉便只剩了她一人一马一车,前方是望不到头的官道荒野,与远方模糊的群山,天边落单的大雁鸣叫,明苏攥紧了缰绳,依旧一步一步地朝前走。

“殿下。”身后传来一声。

明苏怔怔地止步,回头,看到郑宓掀开了车门,她又抬了抬眼,远处的长安城在斜照秋晖中恢宏壮观,城头上一个个挺身站立的将士,随风猎猎的旗纛,还有城中那座皇宫,是她生长之地。

明苏自然是想与郑宓走的,可到这时,不知为何,一股离别悲切涌了上来。她到底才十四岁,一朝离开生长之地,奔赴异土他乡,难免不舍害怕。

“阿宓,我们去何方?”明苏问道。

郑宓看着她,过了一会儿,她从车上下来。

明苏紧张,唯恐她瞧出她方才的片刻伤怀,误会她不想同她一起走,忙道:“我只筹划到你我出城,后头的事却还没来得及想。”

郑宓走到她身边,也望向了那座城池,许久,她慢慢道:“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若是不舍……”

明苏打断了她:“别再称我殿下了。”

郑宓便说不下去了,明苏对着她笑了一下,她心里其实很乱,想要抱她一下,却又不敢,于是她便低下了头,道:“你唤我明苏吧。”

阿宓从未唤过她明苏,她其实很想听阿宓这样唤她,今后她不是公主了,殿下的称呼自也不能再用,那么,便该唤她一声明苏了吧。

郑宓分不清心中情绪是何,自然不是恨了,她能放下一切随她走,她已无法再恨她,却也不是安心与她重归旧好。她只觉不妥当,隐隐有些懊悔,何必让她与她一同逃窜奔波。

她是公主,数年之后,如今的事都淡了,便能依旧过她锦衣玉食的好日子,何况她三岁启蒙,十一年寒暑,苦读不辍,学得满腹经纶。

难道这些努力便统统白费了吗?

她如今不悔,将来呢?

将来,明苏若是生出悔意,她又拿什么赔她。

袖子被扯了一下,明苏道:“天将黑了,先走。”

郑宓点头。明苏便转身掀开车帘,让她登车。郑宓看得出来,她已尽力在克制了,却还是在眼底泄露了她的沮丧。

郑宓欲唤她名字,安慰她,却始终开不了口。

马车继续前行。

她们稍作商量,决定离开官道,择人烟稀少的小路走。

自官道衍生出的小路有无数,暂别管要去何处,随意选一条,很好藏匿行踪。

明苏一路不停,直到天黑,她降下速度,小心看路,却依旧未停下。

行出一个时辰,也不知到了何地,明苏忽想起她们还未用过晚膳,她倒不饿,但阿宓必是饿了。

明苏便有些急了,一面看路,一面留意道旁有无人家,可又前行了一个时辰,依旧无人家。

看来是寻了一条很荒僻的道路了。

郑宓掀开车帘出来,坐到她身边。

“外边冷,你快进去。”明苏说道,她一早便将自己的大氅脱下,给了郑宓,郑宓推拒不过,只得依她。

此时已过戌时,林间生寒意,郑宓将大氅披到了她的身上。

“我不冷!”明苏急道。

“听话。”郑宓只有一句话。

明苏便不敢说了,可面上仍旧是急。

上了路才知,她们的准备有多不足,除了银钱,几乎再无一物。天黑,仅月光照路,秋日的月总好似萦绕了一层霜,朦朦胧胧,不及夏日清亮干净。

那些许月辉连看路都勉强,更不必说看清另一人的神色。

不过哪怕郑宓知明苏着急想将大氅与她,也不会许的。

“三更将至,我们寻一处落脚。”郑宓说道。

太冷,再赶路下去,必会受风寒。受了风寒便更棘手了。

明苏答应。

她们走了一路,都未见屋舍,原想许是要在马车里度一夜了。可马车不御寒,且狭小,两个人,恐有些窄。

又往前行了一刻,依旧未见屋舍,连间草庐都不曾见。郑宓心道,兴许当真要留在马车里了,这可不好办。

正当这时,前头黑乎乎地显出一屋舍的轮廓。

这下可好了。

明苏将车赶近,下了车,抬头细细辨认,才知是一小庙。她们走入,里头黑漆漆的,没有光。

“寻一寻香案。”郑宓说道。

二人一同摸黑朝前走,直至被一桌子状的物件拦住,便在上头摸索起来。寻了许久,入手不少奇形怪状的物件。

黑暗中摸到不只是何物的物件,总是使人畏惧。

明苏已有些害怕了,可她不敢将惧意显露,她知阿宓必是也怕的。

寻了许久,郑宓忽然停下,她的面前一亮,明苏的眼睛也跟着一亮,是火折子。

微弱光照亮香案,却是些硬邦邦的馒头。这馒头不知放了多久,硬得如石头一般,且还发霉了。郑宓是想寻一蜡烛,可寻了半日,却没有。

“我们只睡一觉,明日早起赶路,不需蜡烛的。”明苏说道。

郑宓顺着火折子的光,四下一看,见角落有片空地,还算干净,便领着明苏过去,又将大氅铺在地上,道:“你先睡。”

明苏怎么肯先睡,忙问:“你呢?”

“我去寻些柴禾。”郑宓说道。

明苏立即道:“我与你同去。”

“你待在此处歇息,或坐或躺皆可,不要动。”郑宓将她按在大氅上坐下。

明苏还欲再言,郑宓将手搭在她肩上,只说了一个字:“乖。”

她声音不怎么温柔,甚至称不上温和,而是极为冷淡,好似不耐烦的敷衍一般。